金门炮战为那般

金门、马祖两岛 , 一个卡住了厦门港 , 一个堵在闽江口 。 这两个岛把双方的分界线一直推进到了大陆沿岸 。 进出厦门和福州的船只舰艇都要在国军炮口的监视下“无害通过” 。 据说1973年西沙海战时 , 南海急需增援 。 大陆通过私下途径获得了老蒋默许 , 才让几条051导驱通过 。 南海舰队也从此结束了没有驱逐舰的历史 。战略位置如此重要 , 又涉门面 , 为什么不拿下?49年已有过一次金门战役 , 因准备不足 , 以失败告终 。1958年8月23日 , 金门炮战开始 , 解放军意图通过打击岛上军事目标 , 封锁海运线 , 迫使其知难而退 。能否切断补给线是此次战役成败关键 。针对可能的美军护航行动 , 9月3日中央军委发出《对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 , 其中第四条指示是:不主动攻击美军 , 若其入我领海领空 , 我坚决打击之 。美国海军不顾中国警告 , 护航行动开始于9月3日晚间 。 不知何故 , 9月3日22时21分 , 叶飞下达的命令是这样的:“从4日零时开始 , 各炮群、岸炮群 , 须严格执行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命令 , 不准打炮 , 敌人打我们也不准还击 , 也不准打冷炮 , 违犯者军法处置!” 。 显然中央需要时间评估中美直接对抗的风险和研究应对办法 。1958年9月8日 , 美国军舰护送国军的四艘运输船到金门 。 国军运输船进入金门料罗湾后 , 遭到解放军炮兵猛烈射击 。 四艘中的一艘 , “美乐”号被击中起火爆炸沉没 。 此时在金门外三海里处的美国军舰没有开火还击 ,也没有调转舰首向料罗湾以南12海里处退去 。9月4日 , 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领海为12海里 , 还特别指出金门等岛屿的领海线从岛屿外沿而不是大陆的外沿起算 。 几个小时后 , 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相继发表声明 , 拒绝中国12海里领海权的主张 。 美国依旧承认并尊重中国三海里的领海权 。 美军的护航只到金门外三海里的国际水域为止 。9月7日 , 美军护航补给作业由夜间改在白天进行 。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于9月15日重开 。 中方代表王炳南在会谈中向美方提出了一份中国政府声明 , 要蒋政府让出金门马祖等岛屿 , 而己方则承诺停火并且在一定时期里不进攻台湾 。 美国起先坚持先停火 , 后来觉得先后问题不大 , 就试图去说服蒋介石放弃金门 , 减轻负担 , 结果遭到蒋的坚决拒绝 。纠缠一段后 , 美国最后拒绝了中方的要求 。9月15日 , 美国海军宣布补给作业取得了突破 。 他们用坦克登陆舰内装若干艘两栖登陆艇的方式进行三海里内的作业 。 坦克登陆舰驶到金门岛外数海里处开启大门 , 让装着补给物资的两栖登陆艇驶入海中 , 沿不规则航线高速冲向金门海滩 , 冲上海滩后又借助自身动力开到隐蔽地点卸货 。 由于两栖登陆艇的体积小速度快且机动性好 , 大大减少了被炮弹击中的机会 。 从那以后运送补给物资的船队基本没有出现伤亡 , 运送上岛的物资越来越多 。 到10月5日解放军宣布暂停炮击时 , 日补给量已达到千吨以上 。蒋经国于9月17日抵达金门 , 代表蒋介石慰问驻守国军 , 乘坐敞篷吉普车在金门岛上来往巡视 。对金门的补给 , 不但在海上 , 同时也从空中进行 。 由美国和国军的作战飞机掩护运输机对大小金门实施空投补给 。 因为解放军空军相对弱小 , 无法有效反制 。通过连续不断补给 , 金门岛上弹粮日益充足 。 得到加强的炮兵部队在对抗射击中给对岸的解放军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损失 。 台湾报纸报导 , 9月14日下午国军炮兵在对射中摧毁位于厦门东宅的解放军火炮12门 , 并且击中其弹药库 。 爆炸引起的大火延烧约两小时 , 浓烟冲天而起 , 在金门西部的高地看得很清楚 。 9月24日 , 在厦门的龙丘亭、田厝、东坪山等地摧毁解放军十多门火炮、一座弹药库、一座油库、还打坏了云顶岩上的雷达站 。 油库的大火从上午9时一直烧到下午2时 。 金门各地均可见厦门岛浓烟漫空的情景 。 9月中旬 , 美国海军陆战队把若干门203毫米榴弹炮(八吋榴)运上了大金门岛 。 并且很快完成安装校验以及对国军人员的训练 。 八吋榴上岛 , 显著增强了金门的火力 。 这种火炮精度高 , 弹头杀伤力大 。 弹头重九十多公斤 , 装填高爆炸药 。 据说能炸出一片足球场大小的空地出来 。 蒋介石原本要将八吋榴用于反登陆作战 。 他命令金防司令部: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不得动用八吋榴 。 但9月26日 , 金门遭到来自厦门与莲河两个炮兵群的猛烈轰击 。 因为战情激烈 , 金防司令官先斩后奏 , 紧急启用八吋榴投入战斗 。火力配备上的加强使得国军反倒展开对解放军所占岛屿的封锁 。 9月中旬后金门炮兵多次对往来于大小嶝岛的解放军运输船队进行轰击 。 仅9月29日一天 , 就击沉了25艘之多 。当时中美军力差距 , 导致不能收复金门 , 实为历史之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