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中国对联的历史,是中国诗词发展的有力注脚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与特殊的文学形式及艺术形式 。
谓之“独有” , 即其他各国所无 。
谓之“特殊” , 则对联既须讲求对仗 , 亦须注重平仄 , 且须用典 。
对联只有两句 , 却为全篇 , 实为最精彩的语言 。
虽只有两句 , 但对联绝非小道 , 既可张诸门楣 , 亦可悬于厅室;既可吟咏 , 亦宜玩赏;既可以慰身心 , 尤得以资自励 。
其中用典之工整 , 比拟之贴切 , 常常比诗词尤有过之 。
所以不是学富五车 , 读破万卷之书的人 , 不得为对联 , 或做不出好联来 。
1、对联之原始与作用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对联的起源 。
据考证 , 对联当起于“桃符” , 其初又乃为“桃梗” 。
“桃梗”是什么东西呢?《山海经》中有个记载 , 说是东海中有个度朔山 , 山有大桃树 , 蟠屈三千里 , 其卑枝门称为东北鬼门 , 是万鬼出入的地方 。
枝上有两个神人 , 一曰神荼 , 一称郁儡 , 主要是检查害人的恶鬼的 。他们手执苇索 , 抓到恶鬼便拿去喂虎 。
于是黄帝学习它 , 每当祭天祷告完毕便立桃梗于门户之上 , 画郁儡持苇索 , 以御凶鬼;再画虎于门 , 用以食鬼 , 遂渐成为风俗 。
慢慢流传下来 , 则以桃梗刻为人形 , 亦即神形 , 用以驱鬼 。
这都是发生春秋战国以前 , 年代十分古远 。
再往下传 , “桃梗”也开始由画的桃符代替 , 纸张出现以后 , 便全部画桃神于纸上 , 并出现了专门的“印卖”品 , 相当于如今的年画 。
为什么一定要用“桃”这个意象呢?
因为古人相信桃为五木之精 , 可以压服邪气 , 制住厉鬼 , 称桃为“仙木” 。茅山道士作法伏魔降妖皆用桃木剑 , 便是这个缘由 。
传到后来 , 即五代十国的西蜀 , 春联首次出现 , 逐渐代替了桃符 。
与桃符同时贴在门上的还有“门神” 。
门神的出现比较晚 , 与“桃”没什么关系 , 但作用相同 。
它大约起源于汉代 , 兴于唐代 。
汉代的门神是一个叫“成庆”的古代勇士 , 画着他短衣大袴长剑 , 用以驱邪 。
唐代的门神则是尉迟敬德、秦叔宝两人 。
据说唐太宗病中见鬼 , 便叫这两人守卫宫门 , 后来两人支持不住 , 太宗便叫人画了他们威武的模样贴在门上 , 代为守卫 。
自后门神即画此二人形象 , 可视为远古“神荼郁儡”两神的变化与发展 。
门神自然是驱鬼的重要物件 , 少它不得 。
它和春联一样并驾齐驱 , 门神贴于大门两扇门板上 , 春联则贴于门柱或门框 , 互不相碍 , 沿用至今 。
春联|中国对联的历史,是中国诗词发展的有力注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对联之定型与发展
由桃符变化发展以至于用纸写成的春联 , 在五代十国时代 。
第一则春联是西蜀皇帝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
这是春联之始 , 而非对联之始 。
桃符用以驱鬼镇邪 , 春联则能迎祥纳福 , 故春联皆为吉祥语 。
犹后世于端午节除以菖蒲艾叶悬于大门两侧外 , 别撰联云:“艾叶如旗抬万福 , 菖蒲似剑斩千邪” , 诚为异曲同工 。
据考证《排调》云:“荀鸣鹤 , 陆士龙未相识 , 俱会张茂先坐 。张令共语 , 以其并有大才 , 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日下荀鸣鹤 。’”
不仅对仗极工 , 且为一出一对 , 是真对联之起源 , 早于孟昶六百余年 , 约在公元300年左右的晋末 。
不过这纯属无心之作 , 乃“妙手偶得之”的现象 。
实际上 , 对联真正定型及其普及 , 当断自宋代 。大约挽联亦起于是时(这里一笔带过 , 不提) 。
惟是宋人为联 , 尤好集句 , 其善为之者有王安石 , 黄庭坚 , 苏轼等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