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滴滴解释路径规划:每分钟计算,上线“行程回顾”功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采访人员 陈维城)网约车路线规划关系着出行费用 。 6月11日 , 在滴滴最新一期的有问必答中 , 滴滴地图与公交事业部负责人柴华介绍 , 行驶途中 , 滴滴会基于历史数据和滴滴车辆的实时车速每分钟进行一次路径计算 。 当新路线预计能节省4分钟以上的时间 , 且车费增长不超过4元(或是订单总价的15%) , 建议司乘客沟通后 , 按照新的路线行驶 。 新上线了“行程回顾”功能 , 便捷处理费用问题 。
网约车需要考虑时间、距离、价格因素 , 推荐相对快又相对便宜的路线 。 不合理的路径规划 , 少数司机不按导航行驶 , 不小心走错 , 甚至故意开错 , 都可能耽误出行 。
柴华介绍 , 乘客偏好、道路的安全性、路况、定位等因素对滴滴网约车路径规划的影响 。 在网约车场景下 , 滴滴导航会综合考虑上下车点、交通规则、道路安全性、个体偏好、路况、预估到达时间、行驶里程等因素 , 让用户尽量快且便宜地抵达目的地 。
自去年3月起 , 滴滴在网约车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 , 提供最多三条路线供乘客自主选择(拼车、一口价订单司机需按照平台指定路线行驶);如果对推荐路线不满意 , 乘客可以主动给司机指路 , 系统也会主动规划更快的路 , 并将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 , 减少车费 。
对于滴滴会故意绕路收路费的说法 , 柴华回应称 , 司机师傅在路上接单的时间是有限的 , 故意绕路不仅会让乘客放弃使用滴滴 , 还会耽误司机的时间 , 让司机的接单数变少 , 直接影响平台收入 。 此外 , 平台还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来处理司乘投诉 。
柴华介绍 , 线下出行场景复杂 , 城市可能会突然交通管制、施工封闭;隧道、高架桥、地下停车场等地也容易造成GPS定位不准;网约车司机也可能会选择使用其他导航;使用滴滴导航时 , 司机师傅也有可能出现看错、路线不熟走错 , 甚至故意绕路的情况 。
柴华表示 , 即便司乘协商路线 , 也可能产生误会 。 目前在网约车行程结束后 , 并在此前“费用异议”的基础上 , 新上线了“行程回顾”功能 , 方便乘客查看司机是否出现绕路或偏航 , 便捷处理费用问题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陈维城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柳宝庆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