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史精品屋|明朝不灭,崇祯临死之前的后悔,魏忠贤不死
李自成灭明 , 皇太极灭李自成 , 看上去三者当中 , 明是最弱的一方 。 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 。 在崇祯之前的熹宗时期 , 明朝军队基本压着八旗军打 。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涉及到一个争议人物——魏忠贤 。 1624年到1627年这三年当中 , 是魏忠贤最得势的三年 。 明朝政府处在内忧外患的状况 , 内忧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紧接着王恭厂大爆炸等 。 外患主要指 , 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 。 但是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凭借坚城固守抗敌 , 后金军队铩羽而归 。
文章图片
后来皇太极继位 , 继续对明朝用兵 , 首先发动锦州之战 , 被明军击退后 , 改打宁远 , 宁远也攻不下 , 又转回头打锦州 , 明显是被明军打乱了阵脚 , 忽北忽南 , 顾此失彼 , 分散兵力 , 最终结果全是战败 。
可见 , 在魏忠贤得势的三年中 , 明朝在辽东战场一直压着皇太极打 。 熹宗皇帝当木匠去了 , 操刀者当然是魏忠贤九千岁了 , 所以这些战绩客观讲离不开他的施政方案 。 那么他有哪些措施 , 能达到这个克敌制胜效果呢?
文章图片
首先 , 他对孙承宗推进战略持支持态度 。 魏忠贤非常清楚辽东和京师是什么样的关系 , 魏忠贤和崇祯皇帝最大的不同就是 , 崇祯皇帝多疑 , 到京师勤王的几乎没有好下场 。 然而魏忠贤虽然让高第代替孙承宗 , 孙承宗也没有杀身之祸 。
对于袁崇焕 , 魏忠贤对袁崇焕基本上也是“友好”的 , 宁远大战和宁锦大战的胜利 , 当然与袁崇焕的指挥有很大的关系 , 虽然说 , 袁崇焕也是凭城坚炮利 , 但是这些红衣大炮、火铳都是魏忠贤拨款购买 , 命人运到前线的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前方打仗 , 后方支援 , 二者缺一不可 。 魏忠贤就配合的很好 。
文章图片
其次 , 魏忠贤让国家财经储备厚实 。 明朝后期的五六十年里 , 几乎一直在打仗 , 人力 , 无力消耗殆尽 , 统治者除了对老百姓加赋税几乎另无他法 。 崇祯皇帝重收商业税没有效果 , 后来还向皇亲国戚、大臣们借款 , 但是最终没有办法实施 , 最后还是不得不向农民加派赋税 , 大家知道 , 明末天灾连年 , 属历史罕见 , 再加上赋税 , 老百姓怎么“活” 。
而魏忠贤却比较高明 , 他不收农民的赋税 , 反而还减少赋税 , 使朝廷的统治得到巩固 。 而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 , 征收工商税、海税 。 另外对东林党开设的矿产、水运、丝绸也开始收税 , 虽然主观目的是要借此打击东林党 , 但是客观上国库也得到了充实 , 可谓是一石二鸟 。
国库的充盈与他积极支持的态度 , 使前方将领能够无后顾之忧 , 放手打仗 。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登基三个月 , 嘉兴贡生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并帝 , 二蔑后 , 三弄兵 , 四无二祖列宗 , 五克削藩封 , 六无圣 , 七滥爵 , 八掩边功 , 九脧民 , 十通关节 。 ” , 崇祯如愿除掉魏忠贤 。 魏忠贤在时 , 高压管理土豪官吏 , 他们都不敢随意造次 。 魏忠贤一死 , 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 , 压榨老百姓的事情越来越多 , 税收只增不减 , 民心反不如以前 。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 加速了明朝廷的倒台 。 而崇祯临死前 , 也对杀魏忠贤似有所悔 。 当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时 , 崇祯和群臣束手无策 , 此时他身边的太监曹化淳对他说“忠贤若在 , 时事必不至此” 。 崇祯听闻此言 , 是什么表情呢?史书记载:“闻此言 , 上(崇祯)恻然 , 传谕收葬忠贤骸首” , 显然崇祯后悔了 。
推荐阅读
- 渴望生活|让人望风而逃的锦衣卫去哪了?讲完您不一定信,大明朝灭亡后
- 绣梦才人|混入乱军之中,杀贼兵为民除害,最终归隐江湖,明朝一魔术大师
- 母婴护理常识|竟然大多都是中国人?明朝这一政策才是罪魁祸首,嘉靖年间的倭寇
- 萧家老大|死时无棺下葬,明朝趣闻:他生前富可敌国
- 历史驿栈|受尽折磨,最后都没亲眼看见儿子登上皇位,下场最凄惨的明朝皇后
- 智者山水|明朝会有“永乐盛世”吗?,假如朱棣不“叔夺侄位”
- 铲史人|还有一个连皇帝都忌惮三分,明朝机构有多恐怖?除了锦衣卫东厂
- 历史的视界|成祖朝却再次出现,最终成为明朝的噩梦,锦衣卫一度消失于洪武朝
- 繁华万里|春秋沿用到明朝的笏板,为何被全面废除?,清朝入关以后
- 人贩子@“采生折割”是什么?简直毫无人性,在明朝一旦发现就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