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乱弹:那个卖肠粉的地摊
前几天 , 开车从外面回来 , 看到过去的一个地摊——卖肠粉的 , 又开了 。 这个肠粉档 , 是海鸥岛的夫妻二人开的 , “挂靠”在一个湛江羊肉店的旁边 , 借它的店面 , 早上卖肠粉 , 卖到10来钟收档 。 中午晚上 , 羊肉店营业 。 两家生意 , 互相错开 , 互补干扰 。 羊肉店只在秋冬两季营业 , 春夏时节 , 两夫妻的肠粉档日复一日 , 每天早上热气腾腾地营业 。经营档口的夫妇 , 男的五大三粗 , 围个围兜 , 操作蒸肠粉 , 人很和善 。 女的 , 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内助 , 负责跑堂 。 这个肠粉档很简陋 , 但是每天早上很热闹 。 上班的人 , 还有附近的老住户 , 都在这里解决早餐 。 说实话 , 这个档口的肠粉口味是一流的 。 肠粉看似简单 , 但是好坏之间 , 差别天上地下 。 好的滑爽腻香 , 后味绵长 , 差的吃在嘴里像是浆糊 , 沾牙而且无味 。我觉得肠粉的秘密应该在酱油 。 各家调制酱油 , 大概都有自己的秘方!吃肠粉会上瘾 。 我过去 , 隔几天 , 早上就要特意到那个档口享受美味 。 如果上班 , 早上必定在那里解决早餐 。 但是疫情期间 , 这个档口关掉了 。 后来市场恢复 , 我几次经过那里 , 铁闸门锁着 , 门前冷落 。 我把它的关闭 , 视为此次疫情我个人的最大损失之一 。 我心里非常惋惜 , 甚至自作多情地想:肠粉摊没了 , 那一对夫妇又会哪里去谋生呐!前几天看到档口开了 , 我满心欢喜 。 昨晚我宣布:明天早上去吃肠粉 。 但今天早上起来已经快10点了——睡到人间饭熟时 , 谁能把我怎么样?估计走过去(10钟) , 人家可能已经收档 。 今天肠粉的美味尝不到了 , 但意犹未尽 , 那就说几句闲话吧!这几天地摊经济火了起来 。 很多人欢呼 , 但也有人(经济学家)阴阳怪气地说 , “地摊经济”的提法不科学 。 这让我想起了阿玛提亚森 , 那个获得了诺贝尓奖的经济学家 。 他创立了一门“饥饿经济学” , 他问:如果一个饥饿中的人 , 侵犯产权 , 去抢粮食 , 这是否犯法?他提出了一个悖论:穷人的生存权和富人的财产权如何平衡 。 我想起阿玛提亚森不是鼓励人们去抢粮食 , 只是提醒围绕在政府左右的经济学家 , 地摊经济学里面可能也有悖论存在 , 也值得进行学术探究 , 而不是阴阳怪气地附和着说鬼话 。政府这一阵子一方面在说“六稳” , 其中一个是“稳预期” , 但是又不断地说要过苦日子 。 经济学家们学舌 , 也一边说“六稳” , 一边号召大家过苦日子 。 且不说没有人问:“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过苦日子?”这个问题 。 仅就过苦日子和稳预期来说 , 这两个概念是互相拆台的——苦日子成为预期 , 预期就不稳了 。 因此 , 我提醒各方讲话时注意一下逻辑 。 还有——北京说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 理由是有碍首都“形象” 。 这个思路和此前驱赶低端人群倒是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 没有低端人群 , 地摊经济自然是无本之木——真正的不适合了 。不过 , 维护‘形象’ , 而露出“凶相” , 多少是有碍观瞻的吧!这也是一个逻辑问题!这里也提醒注意一下 。
推荐阅读
- 今日话题:假人安检员,申通快递要凉凉?
- 秦昊火了,但那个文艺片时代已经远去了
- 那个四岁让梨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 江湖雀语:今日新闻说漏洞
- 乘风破浪的姐姐|每日推荐:今日最佳:高手在民间版《乘风破浪的姐姐》
- 出梅|金华市气象台官宣:今日出梅
- 那个揭露伊利蒙牛的写手被警察带走
- 公益|那个医药商品的“摆渡人”,还在做着另一种感人的“摆渡”!
- 大暴雨|江苏确定了!又一轮大雨+暴雨+大暴雨,今日启动,最新天气预报
- 大暴雨|今日至明日,南阳信阳三门峡喜迎大暴雨,未来一周河南雨水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