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这种雷达就是牛!能测出数公里外单只昆虫的体重( 二 )


不过 , 这种想法实在太新 , 新得让人心里犯嘀咕 。 一开始申请立项时 , 连原理是否可行都遭到了否定 。 团队抓了一年虫子 , 在微波暗室验证了原理可行;后来又去野外试验一年 , 验证了脱离实验室环境也行 。 2017年 , 探虫雷达终于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 。
让卫星带“脑子”上天 , 中国独一家
边境线上 , 有龙腾团队的探虫雷达样机;在地球轨道上 , 就在此时此刻 , 也运行着龙腾团队的成果——星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系统 。
雷达 , 跟人一样 , 有眼耳口鼻舌 , 可以收集信息;它还有大脑 , 可以处理得到的信息 。 龙腾团队一直做的 , 就是武装和升级雷达的大脑 。
传统的遥感卫星信息获取链路是地面任务规划、星上数据采集、原始数据下传、地面处理后信息分发到用户 。 随着我国高分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 , 星上获取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 , 海量数据需要传输、处理再分发 , 这就有一个突出问题——慢 。
如果卫星能带着“脑子”上天 , 它可以剔除无效信息 , 只需要传输最终结果 , 数据量可以大幅精简 。 这样一来 , 地面接收数据的装置也能小很多 。 一艘船、一辆车甚至一个背上装备的人 , 都可以接收 。
但“脑子”上天 , 约束条件太多 , 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大 , 可用的处理资源只有地面的1/10到1/100 。
“星上数据处理这个需求一直就有 。 2000年前后 , 我们就有一个以此为目标的预研课题 。 ”但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 , 这在当时被认为“不可能” 。 不过 , 团队没有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 , 而是一直想办法向前推进 , 结合新的技术手段 , 设计新的路线 。
【上观新闻|这种雷达就是牛!能测出数公里外单只昆虫的体重】算法、架构、芯片……关关难过关关过 。 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 他们终于把这条路走通了 。
“长期以来围绕国家需求开展体系化创新 , 持之以恒地努力 , 才最终促成了领先世界科研成果的诞生 。 ”龙腾说得坚定 , “碰到困难 , 我们是不退的 。 ”
不退 , 所以雷达技术研究所成功构建了我国首个光学卫星星上处理系统和首个微波成像卫星星上处理系统 。 其形成的有效信息数据量仅为原始数据的千分之一 , 能从卫星直接广播给最终用户 , 延迟仅为分钟级 。 该技术成果于201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系统已经稳稳当当运行了多年 。 龙腾说 , 应用单位对这套系统的评价是——革命性突破 , 跨越式发展 。
值得一提的是 , 目前在轨卫星中搭载类似系统的 , 中国是独一家 。
工作源动力不应来自外界 , 而是内心
龙腾带领的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团队 。 团队获得过许多科技创新类奖项 , 攻克过不少难题 , 在雷达领域享有盛名 。
大家常聚在一起讨论 , 交流思路 , 碰撞想法 。 团队不搞一言堂 。 “你们是相对平等的关系?”采访人员问 。 龙腾纠正道:“我们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 ”
所里强调一点——做研究是要做成事情;不能反过来 , 为了文章和奖项去做研究 。 “不能虚 , 要踏踏实实 。 ”龙腾说 。
采访中 , 龙腾常提到自己的导师——雷达技术研究所的创始人毛二可院士 。 毛二可研究了一辈子雷达 , 如今已年过耄耋 , 仍每天坚持到研究所工作 。 “就像打卡上班一样 , 从早到晚 。 ”所里的工作人员说 。
这种精神也感召着团队 。
工作的源动力 , 不应该来自于外界 , 而应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 “做我们这种研究 , 智力不是决定因素 , 努力才是第一位的 。 ”没有成功来得轻松 。 “30年下来 , 我把自己所有时间的90%放在了雷达研究上 。 ”龙腾总结 。
这么“拼” , 好像是一种习惯 。
龙腾从小就是学霸 , 16岁 , 他就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 。 要知道 , 那一年 , 12个省区的状元都选择了这所学校 , 校内可谓人才济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