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山文|魏源的史感诗中表现的忧国深情
曾闻兵革话承平 , 几见承平话战争 。 鹤尽羽书风尽檄 , 儿谈海国婢谈兵 。
梦中疏草苍生泪 , 诗里莺花稗史情 。
官匪拾遗休学杜 , 徒惊绛灌汉公卿 。
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两三年中 , 魏源以激越澎湃的爱国热情 , 写下两组反映鸦片战争史事的七言律诗 。 即"史感前十章"与"史感" 。 "史感" , 顾名思义 , 自是对鸦片战争史事感怀的意思 。 以"史感"命题 , 见出作者对这两组诗颇以"诗史"自期 。 这首是"史感"中的一篇 , 也是思想和艺术结合得较好的一篇 。
诗写于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 ,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 全篇分为两部分 , 前四句重在揭示形势 , 后四句重在抒写情怀 。 揭示形势则出于感喟 , 抒写情怀则扣紧形势 。 虽为两意 , 却浑然一体 。
先说诗的前半 。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予中国的震动是无比巨大的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后来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七万里戎来集此 , 五千年史未闻诸 。 "的确 , 数万里外的国家 , 漂洋过海 , 将它的侵略铁蹄踏上中国的土地 , 是我国几千年古史上不曾听说过的 。 这场战争以清王朝的耻辱投降告终 。 战争结束了 , 条约签订了 , 和平恢复了 , 然而真的从此天下承平了吗?否 。 以丧权辱国的条约换来的和平 , 不是将敌人赶跑了 , 而是把它放进来了 。 不是将侵略威胁解除了 , 而是将这种威胁变得更直接了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酣睡"!侵略者岂止以踞卧榻之侧 , 而且并非酣睡 , 他虎视眈眈的在窥.伺扩大侵略 。 10多年后 , 不就爆发了第2次鸦片战争吗?这便是鸦片战争结束时的形势 , 也是前4句诗所要表现的中心内容 。
那么 , 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形势化为诗的语言和形象的呢?先从颔联(第二联)谈起 。 这一联的两句都是直接揭示侵略威胁的 , 不过诗人没有从侵略者身上落笔 , 而是从威胁所及的侧面着墨 。 这样写 , 使诗句显得实中有虚 , 不刻板 , 不呆滞 , 有活气 , 有韵味 。 前一句用了肥水之战的典故 。 公元383年 , 号称百万的前秦大军 , 在肥水上被东晋的军队击溃 。 史书记载 , 前秦士兵败逃之际 , "闻风声鹤唳(鸣叫) , 皆以为王师(东晋军队)已至 。 ""风声鹤唳"已带有张皇惊扰的浓郁气氛 。 诗人却加以改造 , "风声"去其"声" , "鹤唳"去其"唳" , 又将"风" , "鹤"与"羽书"及"檄"直接联系起来 。 "檄"是用于征召的军事文书 , "羽书"也是檄 , 不过上插鸟羽以示紧急 , 故也称"羽檄" 。 "鹤尽羽书风尽檄" , 使原典凭空添加一股军书频传的气息 , 徒增侵略威胁的实感 。 描写不安定的局势 , 可谓锋锐传神 。
再看后一句 。 "海国"指西方侵略者 , 因为对中国大陆来说 , 他们是海外国家 。 "兵"即兵革之事 。 谈"海国" , 谈"兵" , 即谈侵略者 , 谈战争 。 妙在用一个"儿"字 , 用一个"婢"字 。 "儿"是童子 。 童子尚且如此 , 大人自无须说 。 "婢"是婢女 , 婢仆尚且如此 , 主人更何待言!短短7个字 , 展现出来的画面是:上上下下 , 老老少少 , 男男女女 , 无不把侵略与战争当作了中心话题 。 真个是户户不得安宁 , 人人不得安生 , 刻画侵略威胁的深广 , 又可谓穷形尽相 。 龚自珍"己亥杂诗"有"儿谈梵夹婢谈兵"之句 。 作者从老友那里挪用来 , 改换两个字 , 自成佳句新章 , 不能不佩服诗人的善于脱胎换骨 。
战火已经消歇 , 人们却毫无安全感 , 仍然是"鹤尽羽书风尽檄 , 儿谈海国婢谈兵" , 岂非咄咄怪事 。 不错 , 的是怪事 。 所以提出了首联的一问:只曾听说动乱之年谈说追想和平 。 几曾见过承平之世纷纷议论战争!诘问得强而有力 , 显示出感愤的无比深沉 。 再略加体味一下 , 不难发现 , 两句的主旨只在"几见承平话战争"一句 。 .前一句完全是拉来作陪衬的 。 然而这正是诗人匠心所在 。 不用单句直叙 , 而酝酿成对句双出 , 让他们前后挥照 , 彼此映衬 , 使得诗意显豁 , 诗笔抑扬 , 诗语峭警 , 将呆句写话了 , 平句写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