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Tech|清华大学副教授刘利:警惕国外开源软件的隐形“科技侵略”( 二 )


在刘利看来 , 这与我国基础技术工程创新与产学研结合得不够不无关系 。 当前 , 我国很多领先的科学研究活动基于了国外的基础技术工程产品 。 他建议一方面注重用自主技术工程的产品去解决实际问题 , 支撑科学研究;另一方面 , 将对技术工程自主创新的驱动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评价指标 。
同时 , 他觉得需要建立适用于工程技术的评价体系 。 “如果把科学研究比作一条腿 , 那么技术和工程产品就是另外一条腿 。 如果只用论文指标来评价 , 而不注重产品是否解决实际问题 , 那后者就难以健康发展 , 必将对国家科技发展带来限制 。 ”
好的一面是 , 当前相关评价机制已经在改变 。 2018年 , 在刘利课题组的产品C-Coupler2结题时 , 尽管尚未正式发表论文 , 包括徐冠华院士、曾庆存院士在内的专家组依然认为 , 该研究对推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和相关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让我触动非常大 。 ”刘利说 。
此外 , 刘利建议 , 宽容对待工程技术自主发展中某些仍相对落后领域的“创旧” , 即引进消化吸收 。 他表示 , 诸如国外的开源软件 , 这些方向常属于冷门 , 难出成果且失败风险大 。 在引进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 , 要强调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吸取失败的教训 。
“否则 , 只强调引进 , 急于求成 , 会导致短暂的虚假繁荣 , 让自主技术工程产品的根基不稳 , 难以持续创新与发展 。 ”刘利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