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采访札记:与驻村扶贫干部老韩的“乡村夜话”

新华社石家庄6月8日电 题:采访札记:与驻村扶贫干部老韩的“乡村夜话”
新华社采访人员范世辉
与驻村扶贫干部老韩同住一宿畅聊 , 是我和他几年前的约定 。
老韩叫韩献良 , 今年47岁 ,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组工干部 , 2016年到邯郸市大名县宋尧村驻村扶贫任第一书记 。他经常在村里“叔、婶、哥、嫂”地喊 , 与村民关系熟了 , 村里人都叫他老韩 。
认识老韩 , 是因为他的彩色“贫困户分布图” 。刚到宋尧驻村时 , 他想开展入户调查 , 可宋尧村大、户多、分布广 , 一时间很难搞清各自的居所 。为此 , 他多方联系测绘公司 , 绘制了一个农户分布图 , 然后用粉、绿、橙三色彩笔分别把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涂上不同颜色 。后来 , 老韩和其他两名驻村队员按图索骥 , 实现了精准访贫 。
如今 ,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 , 我欣然“赴约” 。
傍晚时分 , 才到宋尧村 , 我们在驻村工作队借住的农家院边吃边聊 。
话题从老韩2018年驻村扶贫到期却主动要求继续留村扶贫开始 。“你图啥?”我问 。
“当时 , 有几个扶贫项目刚刚起步 , 还没搞完 , 如果走了 , 万一落个‘半拉子’工程怎么办?这是主要原因 。另外 , 还有贫困老人用满是老茧的手拉着我说 , 老韩啊 , 你说的‘宋尧不脱贫 , 老韩不走人’ , 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顿了一下 , 老韩继续说:“有的贫困户确实让我放不下 , 有一家儿子痴呆 , 老人带着孙子孙女过;还有一家男人癫痫 , 没什么劳动能力 , 独自带两个孩子 , 老大聋哑 , 老二还小 , 这是我最牵挂的两户 。”
“放不下村里老百姓 , 你能放下老婆孩子?”我问 。2018年 , 韩献良的闺女上高一 , 他爱人边上班边照顾孩子 , 很不容易 。
老韩一时语塞 。
清了清嗓子 , 他说:“当时 , 媳妇非常希望我回去给家里添把手 , 为此 , 甚至‘搬’出我最尊敬的老师和两个朋友当‘说客’ 。”
然而 , 老韩铁了心要留下 。媳妇搬出来的“说客”却被他一一说服了 , 反过来帮他劝媳妇 。见他一心扶贫 , 媳妇无奈默许 , 转而支持 。
继续扶贫的两年里 , 老韩带领新队员又是扩建道路、硬化街道 , 又是筹建海草编织加工厂 , 忙得团团转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他坚守岗位一个月 , 一手抓防疫 , 一手抓扶贫 , 废寝忘食 。
“这是怎么回事?”我指着身后一面锦旗问 。锦旗上写着“心系群众 , 为民排忧”8个大字 , 落款是宋尧村9名村民 。
老韩介绍 , 2018年宋尧村扶贫大棚的西瓜出现滞销 , 瓜农急得不行 , 纷纷找他想办法 。老韩一方面通过微信做代言 , 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找公益组织支持 , 一个月时间 , 卖出了20万斤西瓜 。
期间 , 为了不让个别村民压价扰乱市场 , 他苦口婆心劝阻;为了服务好收西瓜的公益人士 , 他饥肠辘辘冒着酷暑在地头一待就是一天 。
【老韩采访札记:与驻村扶贫干部老韩的“乡村夜话”】锦旗旁 , 那张彩色“贫困户分布图”仍在 。我注意到 , 图上街道、胡同也是用不同色彩的笔标画的 , 这是为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