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肯尼迪」你的大脑正在杀死你( 四 )


不过“自圆心理”也有其好处 , 可以被用来治疗“拖延症” 。 如果有一项工作 , 你一直拖一直拖 , 拖到自己都忍无可忍的时候 , 可以想办法说服自己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着手处理 , 一旦开始了 , “自圆心理”会推动你一步步做下去 , 越到后面这种推动力越大 , 不一气呵成 , 你会忍无可忍 。
像所有人一样 , 我的小侄子也是“拖延症患者” 。 有一次 , 有一份数学练习卷 , 他拖了很久很久 , 我说了无数回 , 他就是不愿意做 , 我已经放弃了 。 那天我叫他吃中饭 , 他就是不从房间出来 , 我去看为什么 , 发现他在做那份练习卷 , 他说:“求求你了 , 你们先吃吧 , 让我把最后两道题做完 。 ”
“拖延症患者”总是在“不能让自己开始”和“不能让自己停下”这两种状态中像钟摆似地摆动 , 不管怎么样 , 这总比坏了的钟摆完全不能动强些 。
如果兹格尼克学过会计学 , 他肯定会意识到 , “自圆心理”背后的一个原因就是“沉没成本”对决策者心理的影响 。 决策者本来应该遵循相关成本原则 , 忽略“沉没成本” 。 所谓相关成本就是这项成本会随着你的决策的变化而变化 , 相反 , 不随这个决策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 对于这个决策来讲就是不相关的成本 。 沉没成本就是一种不相关的成本 , 所以在决策时是不应该考虑的 。
经济学教材上经常用的沉没成本的例子是这样的:你在自动停车计时器里投了一块美金 , 可以停车一个小时 , 可是不巧的是你刚投进去没几分钟 , 你的行程有变 , 得赶紧出发去别的地方 。 你会选择继续停在那儿停满一个小时再走吗?正常人都不会这样选择 。 那一块钱就是沉没成本 , 不应该考虑 。 沉没成本就是覆水难收的成本 , 考虑它你就输了 。
企业管理中 , 沉没成本主要是两项 , 广告和研发 。 厂房、设备等还可以变卖收回一部分成本 , 不算彻底地沉没 。 决策时沉没成本不应该考虑 , 但是这其实很难做到 , 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本能 , 这种错误比比皆是 。
一个项目已经投了一个亿了 , 明知道是个活不了的项目 , 还是要继续投 , 死马当活马医 , 特别是如果这匹马是老板钦定的马的话 。
前面讲的自动停车计时器的例子 , 如何选择很明显 。 但是现实生活中决策就没那么明显了 。 有人结婚 , 就是因为已经谈了十年朋友了 , 这么多时间、精力花进去了 , 尽管不满意 , 还是结了吧 。 有人坚持不离婚 , 因为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花进去了 , 又有孩子了 , 不管怎么样 , 要把婚姻进行到底 。 有的人觉得这是为了孩子 , 其实“自圆心理式”婚姻很难讲到底是为了孩子 , 还是害了孩子 。
人生所有的决策都不应该受沉没成本影响 , 既然已经发生 , 既然无法改变 , 就不要再在上面浪费生命 。 生活应该向前看 , 向后看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 , 而向前看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过好当下 。
当下是你唯一能够抓住的时间 。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 , 没有人生活在将来 。 我们只能生活在当下 , 当下是我们唯一能够存在的地方 。
这是所有积极心理学流派的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石 。 所有成功和/或幸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 那就是他们从不后悔 , 不是因为他们健忘 , 而是因为那于事无补 。 后悔是对自己的放纵 。 总之“自圆心理”不管是在某个决策的微观层面 , 还是人生态度的宏观层面 , 都对人有着巨大影响 。
“自圆心理”会让人累死 , 然而也可以治疗“拖延症”等疾病 。 几乎所有的心理规律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 看你如何驾驭自己的大脑了 。
小约翰的悲剧里显然有“自圆心理”的因素 。 如果当时他能够抵抗大脑“画圆”的惯性 , 在妻子迟到两小时后果断地决定不再自己飞行 , 那么就不必付出生命的代价 。
1983年6月8日 , 美国阿拉斯加里夫·阿留申航空公司8号航班起飞没多久就出现机械故障 , 一个引擎飞离机身 , 并在客舱底部划了一个大洞 , 飞机失去了大部分的控制 。 机长吉姆士·吉普森带领机组不断努力、摸索 , 逐渐恢复了一部分控制力 。 他们准备进场降落 , 第一次降落时速度太快 , 触地前一秒 , 机长果断决定放弃降落 , 拉高复飞 。 第二次 , 机长果断关闭引擎 , 孤注一掷 , 成功降落 。 堪称航空史上的奇迹 。 里根总统给他颁发了奖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