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品质生活直播周还带给上海什么?,撬动消费市场外( 二 )


20多年前 , 品牌进入上海市场之初 , 作为首批中国员工之一的马力峰陪德国总经理出差见经销商 , 对方特意准备了豪车接驾 。 一见车辆后备箱堆满杂物 , 总经理拒绝乘车 。 他告诉马力峰:“我不在意车辆品牌 , 只有三点要求:天气不好时车内有空调;车辆驾驶安全平稳;能有空间放行李箱 。 ”
马力峰从这件小事里感受到“文化的冲击”:“事情虽小 , 却代表思维方向” 。 罗立元因为这个故事对品牌“种草”——“三点要求虽小 , 对应的是舒适、安全和实用 。 这个故事让我直观感受品牌的价值观 。 ”
品质生活直播周 , 许多品牌的老板都和马力峰一样走上台前 。 讲好品牌故事 , 方能提升品牌内涵 。 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 , 此次直播周 , 最受欢迎的产品排名前五分别是美妆、美服、美食、家装家饰和文旅产品 。
身处文化行业的乔杨柳感同身受 。 直播周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6月1日到3日 , 天猫敦煌乐器旗舰店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0% 。
但事实上 , 民乐一厂几乎没有在直播中直接“带货” 。 “乐器销售量增长背后 , 需要民乐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 。 ”乔杨柳觉得 , 文化领域“直播带货” , 所带的并非某件具体产品 , 而是推广和传播民乐文化 , “蛋糕”做大了未来才更可期 。
乐手赵墨佳曾在视频中“探店”民乐一厂南京路旗舰店 , 用同一首曲在不同的古筝上试弹以比较音色 。 后来有人来店里买走一台3万余元的古筝 , 指明“看了试弹视频来的” 。 这让乔杨柳和同事们感到 , 一般的直播带货是种下一颗种子 , 收获一颗果实;而文化直播更像是带来汩汩清泉 , 浇灌起一片草原 。
升级转型:“上海购物”与“上海文化”交相辉映
“梨园行有默契 , 演员这辈子没来过上海 , 算不上角儿 。 ”6月2日 , 京剧演员王珮瑜和B站UP主陈一丁、小智直播探访上海京剧院 。 王珮瑜有感 , 上海观众舍得文化消费 。
两位年轻UP主对传统行头入了迷 。 “潮流文化有很多传统元素 。 ”斑斓戏服启发小智 , 他打算今后创作内容会更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 陈一丁则计划把戏剧妆容融合进未来创作:“上海有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 , 也有潮流创新的包容性 。 ”
消费升级的背后 , 是对文化的深层追寻 。 东方购物推出的几款陀飞轮、纪念款“上海牌“手表 , 价格2万元起步 , 零点结束直播后还有人在下单 。 “上海的顾客眼界高 ,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识货懂行又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 。 ”
《TheDate高黎有约》的主持人高黎每次直播前 , 不光要熟悉产品本身 , 更要在产品文化含义上做功课 , “卖点都隐藏在文化中” 。 她说 , 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 , 顾客不光想从消费上获得愉悦感 , 更想得到收藏的快乐和文化的拓展 。
“上海文化”品牌不仅体现在高度丰富的文化资源 , 也体现在浸润生活的文化因子中 。 在许多参与此次直播周的市民看来 , 文化润泽生活 , 生活反映文化 , “上海文化”与“上海购物”两大品牌能相映生辉 。
“品质生活直播周落幕不是一个句点 , 而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契机 。 ”业内人士表示 , 上海立志打造“直播第一城” , 是面对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 , 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迈进的探索 , 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 , 领全国乃至全球风气之先 。
尽管还面对很多未知 , 但乔杨柳和同事们已经打定主意 , 继续触网直播 , “让传统文化玩转最新的互联网技术!”
栏目主编:施晨露本文作者:简工博张熠文字编辑:施晨露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