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刑侦“老师”,“侦”过湄公河惨案、孙小果案……

这位刑侦“老师”,“侦”过湄公河惨案、孙小果案…… 
作为一名警察,办理案件时要做到内心确认,那就是:对得起群众的期望,对得起帽子上的国徽,对得起当警察时“抓坏人”的初心 
53岁的蒋彪微胖,圆润的脸部线条柔和,眼里总带着笑意,很容易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但面对令人发指的罪行时,他的眼中却常常燃起怒火,甚至拍案而起 。他是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支队六大队的一位民警,大家都叫他“蒋老师” 。 
采访人员采访那天,是“蒋老师”53岁生日,不知不觉,他已醉心刑侦工作33年,并以过硬本领成为全省公安厅系统的预审刑侦专家 。湄公河惨案、3·01暴恐案、孙小果案……迄今他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起,亲手抓获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200余人 。他立下了累累战功: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还获得全国公安“百佳刑警”称号 。 
岁月磨砺了他的面容,却从未消磨他那颗火热的初心 。 
“拔毛”拔出个警察 
在学校,同学们都拼了命地学习,他们已经预感到,今后将在自己的警察事业中大展身手 
3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昆明铁路第三中学门口,一个男生被一帮半大的小伙子围着 。他个子本就不高,被围在中间显得更加弱小 。男生面色苍白地颤抖着拿出24元钱,马上就被一把夺走,他丝毫不敢反抗 。 
几分钟后,男生神情木然地走在路上 。他满脑子都在想:这是班费!几乎抵得上父亲一个月工资!怎么赔?我该怎么办? 
男生这天晚上没有回家 。深夜,他潜回院子拿了一把母亲平时用来剁白菜喂鸡的菜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跟他们拼了! 
第二天中午,平时品学兼优还担任班长的男生没有进学校 。中午时分,他果然见到了昨天那几个“拔毛党”,男生话不多说,拎起菜刀就向他们冲去,对方吓得四散而逃 。男生“擒贼先擒王”,举着菜刀追着对方“老大”跑了好几条街……两个人都跑得有些腿软的时候,男生突然被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警察从背后一脚踹翻,他摔倒在地,刀也掉了 。警察指着他:“屁大点孩子,就敢大街上拿着刀追人!” 
被带到派出所的男生一言不发 。警察把他铐在了一根杆子上 。过了一会儿,教务处主任来了,对着男生劈头盖脸一顿骂 。又过了一会儿,班主任也来了,她撕心裂肺地叫了起来:“怎么能铐着孩子!快把他放了!”再过一会儿,男生的父亲到了,这个正直的工人刚进派出所就对儿子一顿拳打脚踢 。 
直到听男生说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家沉默了,班主任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心疼地哭了:“傻孩子,你拼啥命啊!” 
这个男生叫蒋彪,那一年,他高二 。一年后,班主任建议他去考警校:“你嫉恶如仇,是个当警察的好苗子!” 
1985年,蒋彪正式成为昆明警察学校招录的第二批学生,他和同学们踌躇满志:“以前,警察有部队出来的,有从工厂、农村招的 。但我们是专业的,大家都很自豪 。”在学校,同学们都拼了命地学习,他们已经预感到,今后将在自己的警察事业中大展身手 。 
基层练出来的刑警 
“不要小看小案,越小的罪犯‘经验’越丰富,越难开口说出实情” 
1987年,从警校毕业的蒋彪被分配到昆明市盘龙分局环城东路派出所,从最基层开始接受锻炼 。当时,派出所有户籍、治安和刑侦三个警种,蒋彪被分派为户籍民警 。他心里很不乐意:我能搞侦查,为啥让我管片儿?再说,社区民警配的五四枪憨大一个,人家刑侦的六四枪多小,多有面儿! 
蒋彪天天跟所长磨,就想去刑侦 。所长却说:“你们这些小孩儿,先把辖区情况摸清楚,把基础打牢了再说!”30多年后,蒋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觉得所长无比正确:当户籍民警能极大地锻炼跟人打交道、摸线索等多方面能力,这是当刑警最重要的基础 。 
可当时,他只能“无奈”地坚持在户籍民警岗位上 。天生的性格让他无论做什么都拼尽全力 。入所半年后的元旦,所长怕年轻民警偷懒脱离岗位,就搞了个突然袭击 。他到居委会的时候,蒋彪带着几个联防队员刚从外面巡逻回来,正在办公室里吃面条 。见到所长,居委会主任把蒋彪好一顿夸:“从来没见过这么负责的年轻警察!短短时间,每家每户他都走遍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