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贝尔错失5G大单 又刚被移出央企名录

原始标题:错失5G大单又刚被移出央企名录 诺基亚贝尔将由华信邮电管理)4日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发现 , 国资委网站最新发布公告称 , 经国务院批准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诺基亚贝尔错失5G大单 又刚被移出央企名录
图片来源:摄图网4日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发现 , 国资委网站最新发布公告称 , 经国务院批准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 按照股权关系由相关中央企业管理 。 这意味着诺基亚贝尔从央企名单中剔除 , 不再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企业 。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90多家央企中 , 诺基亚贝尔以往身份显得有诸多特殊 。 作为诺基亚与中国华信邮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信邮电)组建的合资企业 , 曾经是唯一一家合资的直属央企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目前 , 诺基亚贝尔第一大股东为华信邮电 , 占股为50% 。 华信邮电隶属于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 诺基亚贝尔早间公告称 , 诺基亚贝尔不再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后 , 其中方股权继续由华信邮电持有和管理 。 国资委将继续支持诺基亚贝尔的中外合作和创新发展 。实际上 , 在2019月11月27日 , 华信邮电便进行了工商变更 ,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不再是华信邮电企业法人 , 变更为了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国资委旗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曾经的“唯一”不再《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国资委官网2019年11月8日发布的央企名录中 , 还能找到诺基亚贝尔的名字 , 排在第90个 , 在最新的央企名录里已经没有了诺基亚贝尔 。在诺基亚贝尔官网 , 资料尚未更新 , 公司介绍仍然其是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中的唯一一家合资企业 。 诺基亚贝尔是通信巨头诺基亚在华的独家运营平台 , 目前诺基亚贝尔拥有员工约15,000人 。 诺基亚贝尔为运营商和非运营商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 并在IP网络、光网络、固网以及下一代5G网络等诸多领域发展 。1984年成立的上海贝尔(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诺基亚贝尔前身) , 是中国为打破西方通信技术垄断 , 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外资的创新尝试 , 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根据《国资报告》杂志报道 , 上海贝尔成立之初 , 由中国和比利时合作共同组建 , 中方持股60% , 比方持股40% 。 2002年 , 在原信产部的主导下 , 公司引入法国通信设备商阿尔卡特 , 中方持股比例降为50% , 外方(2006年 , 法国阿尔卡特与美国朗讯全球合并为阿尔卡特朗讯 , 外方股东变为阿尔卡特朗讯)持股50%+1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外方多的“1股”被称为“黄金一股” , 有了这“黄金一股” , 外方可以合并报表 , 体现来自中国市场的业绩 。 通过转股改制 , 企业的中外合资模式从“技术转让”升级到“技术共享” , 并在法律章程上予以明确 。 这意味着上海贝尔可以全面共享外资合作方所有的产品和技术 , 而上海贝尔自主研发成果也可以在全球推广应用 , 本土研发积极性大大提升 。2015年4月15日 , 诺基亚将并购触角伸向法国老对手阿尔卡特朗讯 , 以166亿美元获得全部控股权 。 2015年8月28日 , 诺基亚宣布与华信邮电签署《谅解备忘录》 , 双方同意把诺基亚的中国电信基础设施业务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整合 , 组建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 。经历近两年的整合筹备 , 2017年7月1日 , 这家新的合资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贝尔)正式成立 。 公司名字也从“上海贝尔股份公司”变更为“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新的合资公司中、外双方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 即诺基亚持有50%+1的股权 , 其余股权由华信邮电持有 。 自此 , 诺基亚贝尔成为了诺基亚在华的独家运营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 , 华信邮电是中国信息产业领域对外合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投资发展平台 , 孕育和发展了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卡特朗讯企业通信等知名企业 。 目前 , 诺基亚贝尔党委书记、董事长为袁欣 , 袁欣同样是华信邮电董事长 。失手中国5G初期市场诺基亚曾经在手机领域有着辉煌的成绩 , 目前专注在通信设备领域 , 与爱立信、华为等在全球展开竞赛 , 目前诺基亚拥有9.8万名员工 , 在国内也有15家子公司 。 诺基亚的贝尔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 , 主要从事最新技术和原创技术的研究 , 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 , 新一代宽带接入技术等领域 。 早早布局 , 让诺基亚成为Massive MIMO发明者 , 也带来了全球首个商用毫米波射频芯片 , 以及全球首个完全无线化小站 。诺基亚在5G上率先下手 , 在技术上早早便有了不错的成绩 。 不过 , 在最近国内的各项主要5G招标中 , 诺基亚贝尔接连失利 , 2020年国内5G大规模建设的初期便丢失了重要订单 。 对于招标失败的原因 , 诺基亚贝尔一位内部人士早前告诉采访人员 , 主要在于诺基亚没有跟上中国发展5G的节奏 。一位通信设备商内部人士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 这些年 , 诺基亚一直处于不断自身公司合并整合的过程中 , 其次诺基亚在中国的本土化力量还是不够强 , 现在5G是新土壤 , 大家都需要重新开荒 。 2015年 , 诺基亚斥资166亿美元 , 收购了通讯系统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 , 在外界看来诺基亚这一举动 , 分散了其成为5G产品和技术市场领先者的注意力 。根据诺基亚发布的过往财报 , 2018年诺基亚在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减少大约14% , 2019年继续减少了15% 。 在2020年第一季度 , 大中华区的收入占比已经减少至6.27% , 为24.05亿人民币 , 为诺基亚除欧洲、中东及非洲的第三大市场 。诺基亚时任CEO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在最新财报会议上表示 , 在5G基站设备市场中 , 中国占全球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 但从诺基亚收入角度来看并没有那么重要 。 “中期来看 , 该部分利润份额在全球市场中可忽略不计 。 ”可以看到 , 在与华为、中兴、爱立信激烈竞争的中国市场 , 诺基亚显然更想要利润而非规模 。在全球市场上 , 诺基亚仍然保持着较为可观的成绩 , 截至去年11月 , 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共签署50份5G商用合同 , 合同涵盖大部分最早开始部署5G的运营商 , 其中16个已投入商用 。诺基亚近来核心管理层进行了更迭 。 今年三月份 , 诺基亚董事会任命Pekka Lundmark为诺基亚总裁、首席执行官 , 将于2020年9月1日履新 。 5月份 , 诺基亚公告 , Sari Baldauf担任新的公司董事长一职 。诺基亚贝尔在今日的公告中同时表示 , 华信邮电和诺基亚于2017年5月达成的股东协议保持不变 , 包括诺基亚贝尔中外合资的股权结构、治理架构、法律框架、业务范围、公司名称等都保持不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