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黑泽明,以行动直达忏悔


这种忏悔因为二战而具备了某种文化地基 , 黑泽明的战后生涯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史诗路线 , 而是带着明显的新现实主义遗风 。
原文 :《忏悔的力量》
作者 |西南政法大学 韩晓强
图片 |网络
顺利接轨国际语境
1945年是日本电影人的多事之秋:田坂具隆被原子弹辐射受伤 , 沟口健二已然穷途末路 , 小津安二郎被关入新加坡战俘营 , 内田吐梦开始了在中国长达八年的滞留 。 只有黑泽明仍然不顾日本战败的事实 , 咬着牙将《踏虎尾的人们》一片拍完 , 即使影片最终被禁映 。
这可以被理解成某种“武士道”的内核 , 虽然这一概念曾经被军国主义盗用 , 就如希特勒盗用尼采的超人理论一样 。 黑泽明的热情曾经被法西斯高调利用 , 却也是他后来挣脱意识形态束缚 , 升华为广义人道主义的源泉 。
|随笔 | 黑泽明,以行动直达忏悔
本文插图

抛除《最美》这部政宣片 , 黑泽明剩余的30部电影都可以被称为佳作 。 但因为他的风格多变、内容驳杂 , 想简单概括他的影像风格也并不容易 。 就像我们常常说黑泽明是一个西化的导演 , 在他的身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痕迹: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卡普拉、约翰·福特、弗里茨·朗以及德西卡 。
即使是黑泽明看似独树一帜的武士片 , 也融入了美国西部片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的基因 。 斯皮尔伯格将黑泽明称为“电影的莎士比亚” , 无疑是看到了黑泽明电影文学性和戏剧性的一面 , 这包括大量的后期改编作品 , 包括改编自俄国文学的《白痴》《低下层》 , 以及改编自莎剧的《蜘蛛巢城》《乱》《恶汉甜梦》 。
这些融合与改编使其作品顺利接轨国际语境 , 换句话说 , 黑泽明是日本古往今来的电影导演中最具开放性和学习精神的 。 但“电影的莎士比亚”这个冠冕如同人们熟悉的“电影天皇”称号一样 , 并不能准确定义黑泽明的作品及其人 。
|随笔 | 黑泽明,以行动直达忏悔
本文插图

以行动直达忏悔
如影迷们普遍认同的一样 , 黑泽明的电影力量来自主题 , 虽然这些主题各有不同的指向 , 却都有明确的厚重感 。 这种厚重来自桥本忍、小国英雄、菊岛隆三等精英编剧群的“复眼”创作 , 更来自黑泽明电影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 亦即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所说的那样:“情境之上的终极问题 。 ”面对这些问题 , 黑泽明电影中的主角不会如哈姆雷特那样摇摆和焦虑 , 而是直接超越情境面对问题 , 以行动直达忏悔 。
这种忏悔和武士道的奥义浑然一体 , 出身武士世家的黑泽明也自然明白 , 这也是贯穿黑泽明30多部电影的唯一关键词 。 事实上 , 忏悔精神自他的处女作《姿三四郎》开始就已经含苞盛放 , 影片中姿三四郎的正义感在现实中屡屡碰壁 , 于是试图逃离眼前的伪命题 , 而专注于凝视一个真实的命题(参悟与恕道)的解决之道 。
|随笔 | 黑泽明,以行动直达忏悔
本文插图

这种忏悔因为二战而具备了某种文化地基 , 黑泽明的战后生涯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史诗路线 , 而是带着明显的新现实主义遗风 。 从《我对青春无悔》到《美好的星期天》 , 黑泽明的主题接近德西卡 , 尤其后者的喜剧类型是黑泽明一生创作中的特例 。 但从人物来看 , 知识女性下乡务农和复原士兵的穷困潦倒都暗示着某种赎罪的概念 , 生活即可被视为忏悔本身 。
从1948年的《泥醉天使》开始 , 黑泽明所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又带有某种典型的黑色风格 。 在其中既有《野良犬》和《丑闻》这样的纯类型探索 , 也有《静静的决斗》《生之欲》这样人道主义先行的情节剧 。 此时的黑泽明无疑受到了美国黑色电影的影响 , 战后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酗酒、肺结核、梅毒 , 也都成为战后创伤性罪恶的无限能指 。 由此 , 我们便可知道黑泽明为何如此执着于那些奇特的医患关系 , 如《泥醉天使》和《静夜之决斗》中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态度 , 都证明了黑泽明试图以电影为医术的妙手仁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