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怒”之后,聚焦全美抗议活动产生的多重影响

来源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复旦发展研究院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明尼苏达州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暴力对待后死亡的事件引起了抗议示威 , 继而迅速发展成骚乱和暴动并席卷全美 。5月31日到6月1日的夜里对许多美国城市来说又是“暴乱的一夜” , 作为华盛顿标志之一的白宫外部灯光熄灭 , “总统教堂”圣约翰大教堂被纵火、市中心多个商店被砸被抢、方尖碑四周多处浓烟滚滚 , 特朗普再一次躲进了白宫地下掩体……5.25事件发生所在地爆发示威 , 不久发展成骚乱和暴力活动并向其他城市蔓延5.29白宫门前警察在与示威者的对峙中已经动用了催泪瓦斯 , 后据报特朗普还第一次被带进白宫掩体躲避5.31骚乱已经波及70多个美国城市 , 40多个城市被迫实行宵禁 , 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6.1上午华盛顿市长再宣布两夜“宵禁”;下午特朗普宣布要动用军队“平乱”“火与怒”之后,聚焦全美抗议活动产生的多重影响
图片来源:NBC News种族痼疾:非孤立事件产生集聚效应COVID-19疫情全美死亡已超过10万人 , 最大的“抗议”不过流于媒体的口诛笔伐;而一名非裔被警察暴力对待后死亡 , 却点燃了全美范围内的街头暴力 。 “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示威行动迅速暴力升级、范围扩大 , 根源当然在于美国的种族主义痼疾 。种族歧视是美国的历史伤疤 , 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热潮之后 , 法律里、明面上的种族歧视越来越少见 , 甚至有“逆向歧视”“过度政治正确”等现象 , 但深层的、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并不鲜见 。 特朗普2016年“爆冷”胜选 , 在一定程度上就被视为“红脖子”“白人蓝领”的胜利 , 而他上台几年来通过废除奥巴马医保、“建墙”、向非法移民“开刀”和在一些种族相关事件(比如2017年8月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暴力冲突)当中的表现 , 又加剧了种族矛盾 。与此同时 , 警察与非裔美国人之间矛盾的历史因素更不容小觑:曾经 , 美国南方警察的主要责任就是保证种植园黑奴“守法” , 北方警察所主要对付的“危险的下层人”中间 , 非裔美国人也占很大比例 。 现在 , 警察——甚至包括黑人警察——更容易盘问、逮捕非裔美国人也是多个来源的数据所证明的现实 。弗洛伊德事件又远非孤立事件 。弗洛伊德一句“我不能呼吸”(Please , I can‘t breathe) , 和3月13日26岁黑人女子非裔医疗技术人员布伦娜·泰勒(Breonna Taylor)在家中被正抓捕毒贩的警察误杀、以及2月非裔美国人艾哈迈德·阿伯里(Ahmaud Arbery)在家附近慢跑时被警察怀疑正在进行非法活动杀害 , 形成时间上的“集聚效应” 。 在5月29日纽约曼哈顿市政厅前广场的抗议人群里 , 还有2014年被纽约警察拘留、过度执法锁喉而死的非裔青少年埃里克·加纳(Eric Garner)的母亲——当年加纳所说的也是弗洛伊德临死前所说的那句“我不能呼吸”(I can’t breathe) 。历史不断密集重演 , 对于生活中常常能感受到种族歧视的人们来说 , 是伤口上撒盐;这就是为什么几天内抗议活动在全美几十个城市蔓延开来 。“火与怒”之后,聚焦全美抗议活动产生的多重影响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扩散原因:经济问题与暴力表达交织抗议示威活动走向骚乱与暴力 ,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种族问题背后 , 经济问题十分关键 。 COVID-19疫情下的居家隔离规定、大规模失业、经济衰退等让民众情绪“一点就着” , 贫富差距的扩大尤其让底层民众在亲身体验“经济封锁”的影响下 , 挣扎在生死边缘 , 干脆要“革命” 。 特朗普在示威向暴力转化初期到今天 , 关于“(明尼阿波利斯)市长雅各布·弗雷是‘非常软弱的激进左派’ , 如果控制不了局势他就会‘派国民警卫队’、‘抢劫开始的时候 , 就是开枪的时候’、不允许出现‘无法无天的非政府主义行动和骚乱’等言论更是激发了示威者的怒火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 , 抗议队伍当中既有想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参加者 , 也有示威者本身就是暴力推崇者、想趁机“捞一把”的人甚至帮派成员 。 因此 , 示威活动中打砸抢烧盛行、多名无辜者受害 , 甚至相当程度上抢劫和暴力已经成了某些人的目的本身 , 他们的行为根本不是想为弗洛伊德和其他的种族主义受害者争取什么 , 也就不足为奇了 。“火与怒”之后,聚焦全美抗议活动产生的多重影响
图片来源:AP影响面:疫情、经济、大选、美国社会厘清了这次美国街头暴力蔓延的源头和原因 , 其可能的影响也就清晰了起来 。1“第二波疫情”可能会提早或更严重发生在这个特殊的时候 , 已经发展成骚乱的示威行动会加剧COVID-19疫情发展 。以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为例:5月29日是华盛顿结束居家令、走上“重启经济”第一阶段的第一天 , 当晚白宫就爆发了严重的示威活动与对峙 。 之后的几天 , 白天相对平和 , 晚上是“宵禁”都难以阻止的打砸抢烧——不管“示威”状态如何 , 大量人群紧密聚集、根本顾不上“社交距离”是明摆着的事实 。 华盛顿非裔女市长穆丽尔·鲍泽(Muriel Elizabeth Bowser)5月31日就表示 , 过去8至10周“我们一直在避免大规模聚集” , 她提醒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必须警惕疫情反弹 。从全美来看 , 虽然所有的州都已经走上了“重启”之路 , 有的甚至已经开始了第二阶段 , 但这并不是说明美国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80多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0万例——“重启”本身是暗淡的经济状况和依然严重的疫情之间的两难选择 。 6月1日当天全美还增加了2万以上确诊病例 , 已经蔓延到70多个城市、可能还会继续扩大的示威运动显然会进一步加剧疫情 。即使6月1日傍晚特朗普宣布要动用军队“治乱”之后 , 示威的规模和暴力行为被逐渐被控制住 , 这几天的各种集会游行从疫情角度说已经埋下了不少风险的种子 。 当然 , 有些游行队伍中的人们戴着口罩 , 一定程度上会遏制疫情扩散;从这个角度说 , 越秩序井然的和平示威 , 意味着主要是记得防疫的“理性示威者”在参加 , 加剧疫情的可能性越小;当人们开始对骂、打架 , 甚至有些人参加示威本身就是为了抢劫、纵火的时候 , 卫生专家前一段时间确定会来的“第二波疫情”可能会提早 , 也可能会更加严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