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平|毛纺巨子的资本局:敢于负债经营19个账户操纵自家股票却亏10亿



陆克平|毛纺巨子的资本局:敢于负债经营19个账户操纵自家股票却亏10亿
本文插图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半年前 , 媒体还盛赞“毛纺巨子”陆克平 , 称他带领阳光集团走上了“阳光大道” 。
但半年后 , 一份处罚通知书中显示 , 陆克平因涉及多项违法 , 合计被罚2734万元 。 作为四环生物的实控人 , 76岁的陆克平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
而跌宕起伏背后 , 陆克平的资本传奇 , 始于阳光集团 。
1986年 , 陆克平担任江苏省江阴市精毛纺厂厂长 , 这正是阳光集团的前身 。 上任后 , 陆克平带领全体职工 , 敢想敢干 , 慢慢打响了“江苏阳光”这个品牌 。
十多年前 , 接受媒体访问时 , 陆克平直言:“当时就是国家给我们一点政策 , 我们就敢于负债经营 。 ”
媒体报道 , 陆克平主要做了两件事 , 一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纺织、染色设备及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 并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 , 二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毛纺技术开发中心 , 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 。
在产品和技术的推动下 , 江苏阳光跳出江阴 , 成为全国闻名的毛纺巨头 , 陆克平本人也被誉为“毛纺巨子” 。

陆克平|毛纺巨子的资本局:敢于负债经营19个账户操纵自家股票却亏10亿
本文插图

1999年 , 江苏阳光登陆上交所 , 成为阳光集团首家上市公司 , 陆克平开始逐鹿资本市场 。
有个说法是 , 陆克平的资本市场历程为起于江苏阳光 , 兴于海润光伏 , 终于四环生物 。
这个过程中 , 海润光伏的崛起 , 最能说明陆克平的资本玩法 。
2006年 , 江苏阳光进军光伏产业 , 但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 , 下游公司海润光伏无法消化其供应的多晶硅 , 两家的采购合同也在2009年底到期 。
一般情况下会结束合同 , 另觅合作对象 , 但陆克平恰好相反 。 2010年7月 , 阳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紫金电子”收购海润光伏部分股权 , 持股比例33.65% , 成为海润光伏第一大股东 。
要知道 , 同年3月 , *ST申龙已决定卖壳给海润光伏 。 马上要上市 , 海润光伏的股东还愿意转让股份给紫金电子 , 更交出控制权 , 媒体直呼 ,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但这正是陆克平的高明之处 。
2011年 , 证监会通过海润光伏的借壳上市申请 , 此后 , 陆克平“骚操作”不断 , 比如 , 光伏产业跌入低谷之时 , 海润光伏却推出10派7.4元的分红方案 , 阳光集团一举拿走2亿分红 , 被称为“吃光式分红” 。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 随着2014年12月22日海润光伏限售股解禁 , 大股东开始疯狂减持 。 截至2015年4月 , 紫金电子所持2.6亿股减持到只剩500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从25.27%降到0.32% 。
为了配合减持 , 2015年1月 , 紫金电子等提议“10转20”高送转 。 在预案公布前短短一个月 , 海润光伏涨幅超过30% , 紫金电子等大股东趁机合力减持超过20亿元 。
高送转预案公布后一个星期 , 海润光伏公告业绩预亏8亿元 , 市场一片哗然 。 监管层看不下去 , 给予紫金电子等大股东警告 , 分别处以40万元罚款 。
【陆克平|毛纺巨子的资本局:敢于负债经营19个账户操纵自家股票却亏10亿】最终 , 海润光伏被掏空 , 2019年6月17日股价仅0.8元 , 刷新A股股价最低纪录 , 7月黯淡退市 , 但已和陆克平没什么关系 。
就在减持海润光伏前夕 , 陆克平偷偷潜伏进江阴另一家上市公司“四环生物” 。
为什么说是“潜伏”?因原控股股东减持 , 2014年后 , 四环生物表示公司没有实控人 , 直到2019年9月 , 证监会一则处罚告知书曝光 , 陆克平实际控制四环生物长达5年之久的真相浮出水面 。 他不仅是实控人 , 还操纵19个账户 , 但却在五年间亏了10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