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首发量产微云台背后:设计驱动让vivo重整产品思维


【新京报|首发量产微云台背后:设计驱动让vivo重整产品思维】6月1日晚间 , vivo举办在线新品发布会 , 发布了其旗舰产品线X系列的最新产品X50系列 。
***讯(采访人员 许诺)6月1日晚间 , vivo举办在线新品发布会 , 发布了其旗舰产品线X系列的最新产品X50系列 。 而在本次发布会前后 , 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该系列机型首发了量产的“微云台”技术 , 通过创新结构 , 微云台让手机主摄的可防抖范围面积达到OIS光学防抖的3.2倍 , 防抖暗光成片能力是普通光学防抖的2倍 , 有效提高了摄像头的防抖和感光能力 。 而在微云台的技术突破背后 , vivo在产品思维上 , 也刚刚发生了一场无声的革命 。
将“云台”塞进手机机身 , 镜头防抖感光能力得到数倍提升
自从首款OIS光学防抖手机于2007年面市以来 , 受制于手机的空间限制 , 摄像头防抖模式一直没有太大突破 。 光学防抖通过可移动的部件 , 对外部震动引起的光路变化进行补偿 , 从而减轻照片和视频的模糊 , 实现画面的清晰锐利 。 在实践中 , OIS也形成了两个“门派”:一派通过镜片移动来实现 , 另一派则是通过感光元件来实现 。
“普通的OIS防抖 , 它的部件都是平移的 , 而且平移的角度也比较小 , 换算成角度的话 , 只有+/-1度以内 。 ”vivo影像团队在谈到OIS防抖局限性时表示 , 2019年5月 , 在小组头脑风暴的“发散会”上 , 将一个微型云台整个放入手机、让摄像头整体转动的想法浮现出来 。
在今年年初的APEX 2020概念机上 , vivo就首次搭载了微云台技术 。 随着全球5G发展进程加快 , 视频创作逐渐成为全民娱乐的一部分 , 视频的防抖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 与此同时 , 移动芯片算力的提升 , 将手机摄影引入“算法时代” , 防抖成为延长曝光的重要支撑 。 而为将微云台技术在短期内实现量产 , vivo影像部门投入了上百人的研发团队 , 解决了相机结构的多项难题 。
为了将微云台主摄这颗“大眼睛”小型化进而嵌入手机机身 , 研发团队通过异形磁动框架、S型FPC排线等技术 , 将主摄堆叠在主板上的空间内 , 占板面积节省约了40% , 厚度减少1mm , 将微云台与屏幕的距离压缩到0.13mm 。
最终落地的量产微云台技术 , 实现了100%模组整体防抖 , 防抖角度大幅提升至+/-3度 , 有效解决了画面边缘画质损失问题 , 可防抖范围面积也达到了OIS光学防抖手机的3.2倍 , 防抖稳定性更强 。 配合智能运动追焦功能 , 用户在运动场景下也能够获得更加稳定、清晰、顺畅的拍摄体验 。
微云台防抖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主摄感光能力的大幅提升 。 实验数据显示 , 微云台防抖可以在1/4秒快门时长的情况下 , 达到与普通OIS光学防抖相同的成片 , 防抖暗光成片能力是无光学防抖的12.5倍、普通光学防抖的2倍 。 在相同的暗光条件下 , 将模拟手持曝光时长继续延长到1/2秒 , X50 Pro的成片几率仍然能达到64% 。
新京报|首发量产微云台背后:设计驱动让vivo重整产品思维
本文插图

发布会上展示的微云台主摄结构 。
“双色云阶”设计融合技术与审美 , 设计驱动牵引vivo产品思维变革
“这是从无到有的东西 , 在手机行业里 , 没有可借鉴的先例 , 现有的摄像头行业也没有 。 ”vivo硬件系统方案规划部硬件架构创新组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从技术整合到产品设计 , 每张草图都要自己画 , 不光做创新 , 还要考虑整机应用 。
“我们组内成员 , 有一部分是偏技术的 , 有一部分是偏外观设计这一块的 , 像我就是ID设计出身的 。 中间其实会有很多碰撞 。 我可能想把功能做得很强大 , 他要把外观做得很漂亮 , 还有人会说这样实现会不会有问题 , 我们会有很多这样的碰撞 。 ”vivo影像团队工作人员谈起微云台技术从创意到落地过程中的“碰撞”时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