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这道关儿|探寻千年嘉应文化,在“一城两坊”间( 二 )


行走攀桂坊 , 虽说弹丸之地 , 但不可等闲视之 , 这里还有资政第的杨问渠 , 这位清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第19名举人 , 历任福建漳平、龙溪、松溪等七县知县 , 其为官清廉 , 勤政爱民 , 其女杨恒昭在攀桂坊杨家祠创办恒立女子学校 , 后并入桂里小学 , 即现市一级学校人民小学 。 这里还有杨仲兴故居按察第、张棣昌故居敦本堂、杨绍穆故居中将第、钟上育故居经魁、张简荪故居笃庆堂、黄基故居爱日堂、杨奎猷故居都督第、黄佑盛故居花萼居、杨雪如故居双魁第、谢发故居宝树堂等 , 特别是梁浣春故居千顷楼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梁浣春在曾氏“耕耘小筑”别墅开办女子学校 , 开梅县女子学校教育之先河 。
在攀桂坊 , 最好的地方不是亭台楼阁 , 而是书院、书斋、私塾以及传承至今的学校 , 目前东山中学、高级中学、嘉应学院 , 都在其中 。 据资料载 , 旧时攀桂坊内可统计的民间私塾不少于30个 , 现在也名校林立 。
也许每个姓氏都希望得到被文昌老人撒向家庭院落的桂子 , 每个家庭都希望涌现读书种子 , 长成书香之树 , 蟾宫折桂 。 攀桂坊人杰地灵 , 历史上出有李仲昭、李黼平、李载熙三位翰林;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三位解元;有侯安国、侯世华、萧系尹等17名进士及黄遵宪等92名举人 , 可谓名人荟萃、群星璀璨 。
今天的攀桂坊还有许多历史遗存 , 如位于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 , 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 , 为当时嘉应知州王者辅所建 , 是梅州城区遗存的少数古书院之一;保存完整的状元桥;梅县历史上十处名胜风光之“七里径水 , 八角石泉”的八角井 , 该井历史悠久、造型独特 , 对研究客家人生产生活习俗、人文历史具有深远意义 。
红杏花开人才辈出
【历史这道关儿|探寻千年嘉应文化,在“一城两坊”间】如果说攀桂坊依托梅江与周溪灵韵与得天独厚的优势 , 名人辈出 。 那么红杏坊 , 这块包裹着历史人文积淀的区域 , 也让人瞩目 。
盘点红杏坊的范围 , 由中山路、油罗街画一条直线下来 , 到金利来大街的红绿灯为点 , 以金利来大街到梅兴路画一条底线 , 这扇形的面积 , 正是名闻遐迩的红杏坊 。
历史这道关儿|探寻千年嘉应文化,在“一城两坊”间
文章图片
红杏坊剪影 。 林勇军摄
红杏坊原名“望杏坊” , 是源自科举、见证崇文重教的人文富庶之地 , 如果把它与东郊的攀桂坊比较 , 就会发现两者恰似一对并蒂莲花 , 花开不败 , 含苞怒放 。
据考 , 望杏坊建于距今约340多年前 。 当时的梅城流传这样一个民谣:“百花洲尾齐州前 , 此地出状元” , 程乡知县王仕云认为 , 既然程乡县城东郊的攀桂坊声名鹊起 , 出了不少文人雅士 , 西郊也很有必要促成一个人文社区与之对应 , “不仅肃观瞻 , 而且鼓舞风云” , 激励当地的读书人奋进 , 令更多的士子荣登科甲 。 经一番筹划 , 1673年王仕云建起了一座壮观的坊表 , 他根据唐代高蟾的诗:“天上碧桃和露种 , 日边红杏倚云栽”之句隐含深意——天和日是天子的代称 , 天子之下的碧桃和红杏意为位极人臣的读书人 , 特将之命名为“望杏坊” , 希望当地的读书人奋发进取 , 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 意料不到16年后 , 附近一场民居引发的大火 , 令这座坊表倒塌湮灭 。 作为地表建筑物的“望杏坊”不见了 , 然而作为地名 , “望杏坊”存在了200多年 , 直至民国前期 , 一个通俗的名字——“红杏坊” , 在梅城江北西区灵动传扬 。
红杏岁岁花 , 春色年年好 。 据《梅县志》 , 红杏坊核心范围在今天的梅江区西郊街道的萝卜坪、十甲尾、长巷子一带 。 有关文献也记载了它的范围包括黄泥墩、禾好塘、月影塘、更楼下周边地区 。
行走红杏坊 , 这里有联科第、醉经居、仁风楼、贻谷楼、鹤和楼、节操楼、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活泉书室等 , 文雅飘逸 , 书香扑面 , 不仅旁证了科举时代人文鼎盛的荣耀 , 更昭示了红杏坊并未辜负当初倡建者的一片苦心 , 特别是“上市梁 , 下市黄”的说法 , 应验了王知县殷切的期望和预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