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多地放开地摊经济,夜生活回归热闹( 二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从武汉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处获悉 , 武汉市还没有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 类似放开鼓励地摊经济之类激活消费的政策或相对其它城市慢半怕 , 可以肯定的是武汉在重振消费方面一定会有大力度的政策 。
武汉市商务局人士表示 , 相比成都和南京 , 武汉更应该开放户外摆摊的管制 。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 不少人大代表提出要激活地摊经济 。
5月28日 , 李克强总理出席采访人员会并回答中外采访人员提问时提到 , "西部有个城市 , 按照当地的规范 , 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 , 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 "
以成都为代表的城市已经在今年3月份发文 , 允许商家在不影响交通、不占用盲道、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 , 可以摆摊设点、占道经营 。
5月初 , 南京发布临时外摆摊点指导意见 。 今年南京市在现有3400个临时摊点基础上 , 新增134处、共1410个临时外摆摊点 , 并对1912街区、夫子庙、新街口等重要地段的夜间经济配套进行规范充实 。
5月末 , 郑州、长沙、西安、大连、青岛等多个城市提出放开地摊经济 。
6月1日下午 , 南京市秦淮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称 , 截止到目前 , 秦淮区临时外摆摊点13处 , 130家摊位 , 6月中下旬即将推出新街口市集和熙南里锦鳞十二市 。
在地摊经济治理方面 , 上述负责人介绍 , 首先要规范设置 , 本着便民利民不扰民的原则 , 选择具备外摆条件、有统一运营管理的特色街区、商业体外广场 , 不得危及消防安全、不得影响交通秩序、不得污染环境卫生、不得侵害他人利益 , 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合理设置 。
其次是规范经营范围 , 临时外摆摊点按照特色街区、商业体实际 , 针对性设置销售生活日用品、服装鞋帽、预包装食品(严禁现场加工)、文化产品等摊点 。 最后是规范管理 , 制定了《临时外摆摊点负面清单》 。
吕德文认为 , 摊贩经济历来是城市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城市烟火味的重要标志 , 是关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事 。 摊贩经济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 , 为市民提供了灵活而多样化的服务 。 以摊贩经济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 , 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 , 它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 , 也为后疫情时期的社会带来更大的"弹性" 。
对于地摊经济的治理 , 地方也有法治化的实践 。 2015年10月 , 《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开始实施 , 被媒体称为"广东省试水地摊合法化" 。 2015年广东全省共有食品小作坊两万多家 , 各类食品摊贩近30万家 , 二者从业人员共计80多万人 。
吕德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以武汉为例 , 现在对于摊贩的出街已经管得不严了 , 把管理权交给基层 , 而基层则是疏堵结合 。 "肯定还要管理 , 摆摊不当影响的其实主要不是市容 , 还会影响交通和产生噪音等 , 也是容易引发市民投诉的 。 "
吕德文认为 , 一方面要让摊贩经济有序发展 , 赋予其合理的存在空间 , 也要"真刀实枪"地做好长期规制 , 别"一禁了之"刚走 , "放任不管"又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