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恪的历史说|草鞋哥刘备为何能够雄霸天下?
【导读】
所谓“大体”者 , 宏观全局也 。 在本篇中 , 作者从帝王治国之道的高度出发 , 阐述上位者如何才能成就事业 。 《韩非子·主道》篇曰:“明君之道 , 使智者尽其虑 , 而君因以断事 , 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 , 君因而任之 , 故君不躬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 , 有过则臣任其罪 , 故君不躬于名 。 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 , 不智而为智者正 。 臣有其劳 , 君有其成功 , 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 ”“舍小就大”——这不仅是为君之道 , 也是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出色的精英人物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
所以管仲宰辅天下之际 , 对齐桓公说:“揖让有礼 , 进退得宜 , 说词刚柔有度 , 我不如隰朋 , 请封他为‘大行’ 。 开发荒地 , 建设城邑 , 增产粮食 , 扩充人口 , 利用沃土 , 我不如宁戚 , 请封他为‘大司田’ 。 在平原广郊之上 , 使战车不乱 , 兵士不退 , 鼓声一起而三军视死如归 , 我不如王子城父 , 请封他为‘大司马’ 。 审判案件 , 调节纷争 , 不让无辜之人蒙冤受屈、遭受刑戮 , 我不如宾胥无 , 请封他为‘大司理’ 。 敢于冒犯君颜 , 进谏必忠 , 不明哲保身 , 我不如东郭牙 , 请立他为‘大谏’ 。 这五个人 , 我一个都比不上;但是用来同我管夷吾去换 , 我是不干的 。 君上您想要治国强兵 , 有此五人就够了;若想图霸王之业 , 则有管夷吾在此 。 ”
这番口吐珠玑的言语 , 堪称“量凿正枘” 。
本文插图
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 , 也以此道自持 。 譬如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太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 , 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 , 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计略 , 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 , 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 。 所以 , 每当郑国要有诸侯之间的外交事宜的时候 , 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 , 并且让他跟他们多做一些外交辞令 。 之后便与裨谌驾车来到野外 , 让他看谋划计略是否可行 。 等到回去再告诉冯简子 , 让他来作出决断 。 如果决定这件事可行 , 子产就会把任务分配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命令 , 来应酬对付各诸侯派来的贵客 。 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 。
总之 , 选贤举能而非事必躬亲 , 放眼全局而非固守一隅 , 借力打力而非师心自用——这是《大体》一篇中所着力阐释的精髓所在 。
当然 , 凡事过犹不及 , 赵蕤先生也并非提倡所有事情都该委权于人 , 置之不理 。 具体来说 , 位居尊要之人 , 所应独擅者二:一曰信赏尽能 , 必罚明威;二曰以庸制禄 , 控名责实 。 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 , “抓大放小”只能适得其反 , 中国历史上宦官跋扈、外戚专权的现象可以为鉴!此系别论 , 不在此章中加以展开 。
本文插图
【反经原典】
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 , 以奇用兵 , 以无事取天下 。 ”荀卿曰:“人主者 , 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 , 以自能为能者也 。 ”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 , 诸侯之君分土而守 , 三公总方而议 , 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 ”何以明其然耶?当尧之时 , 舜为司徒 , 契为司马 , 禹为司空 , 后稷为田畴 , 夔为乐正 , 倕为工师 , 伯夷为秩宗 , 皋陶为理官 , 益掌驱禽 。 尧不能为一焉 , 奚以为君 , 而九子者为臣 , 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 , 使九子各授其事 , 皆胜其任以成九功 。 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 。
汉高帝曰:“夫运筹策于帏幄之中 , 决胜于千里之外 ,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 抚百姓 , 给饷馈 , 不绝粮道 ,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 战必胜 , 攻必取 , 吾不如韩信 。 三人者 , 皆人杰也 。 吾能用之 , 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 ”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外交部:美方限制中国留学人员签证是开历史倒车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苏卿讲历史|唐朝皇帝最怕过这几天,刚开始很兴奋,之后每天都要装病躲过去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鉴赏历史|古代有钱人三妻四妾,为何还要养丫鬟?原来是有一件事妻妾做不到
- 小辫儿说历史|“定远号”打捞现场,船体破败不堪,部分零件被日本运走盖了别墅
- 南書房|?从电影《勇敢的心》中,探寻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
- 川川讲历史|秦汉时期三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 历史垂钓者|周世宗打下的半壁江山,被赵匡胤中途劫走,戏剧性的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