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悦说历史TB|古代最善良的宦官,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前言
一个人的职业来判断人的品行好坏是否可靠?孔子说过:以貌取人 , 失之子羽 。 意思是孔子根据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 导致自己出现了判断错误 , 同样 , 根据职业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 也会产生误判情况 。 比如宦官给人的印象大多穷凶极恶 , 但事实上 , 宦官里也有品行好的人 , 比如张居翰 , 古代最善良的宦官 , 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 , 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

悦悦说历史TB|古代最善良的宦官,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本文插图

所谓“差之毫厘 , 谬以千里” , 这世界上存在太多“一念天堂 , 一念地狱”的事情了 。 比如说在古代中国 , 很多变法运动的失败往往在推行过程中遭到了失败 , 其主要原因在于 , 执行朝廷旨意的官吏 , 通过各种变通手段将旨意进行了变更 , 而这一变更 , 有时候看似细微 , 但却完全可以让执行结果和朝廷的本意出现惊人的差距 。 这种手段可以救人 , 也可以害人 。 其中张居翰通过变通宣读圣旨的手段 , 挽救了近千人的性命 。
能力出众的张居翰 , 左右逢源
太监的原生家庭大多出自贫穷家庭 。 毕竟 , 家境但凡好一点的家庭 , 都不会选择将儿子送去皇宫里当太监 。 张居翰也不例外 。 张居翰本名叫什么已经无从稽考了 。 所谓张居翰这个名字 , 是因为张居翰进宫后 , 认一个叫张从政的大太监为义父 , 由此有了张居翰这个名字 。 不过 , 太监既然没有后代 , 所以 , 姓氏已经不重要了 。 在唐朝 , 太监是不容被忽视的政治力量 , 因此在唐僖宗时代 , 张居翰就因为能力出众的关系 , 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

悦悦说历史TB|古代最善良的宦官,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本文插图

并且 , 在唐昭宗在位时期 , 张居翰还被派到幽州 , 奉命监督幽州节度使刘仁恭 。 善于做人的张居翰抵达幽州后 , 很快成为刘仁恭的座上客、知己 。 以至于当朝廷打算调走张居翰的时候 , 刘仁恭主动上书给唐昭宗 , 希望唐昭宗能够让刘仁恭留在幽州 。 唐昭宗也深知 , 如果强行调回张居翰 , 很可能导致朝廷和幽州的关系恶化 , 于是唐昭宗做顺水人情 , 允许张居翰留在幽州 。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张居翰能力出众 , 而且擅长做人 , 可以用左右逢源来形容 。 并且 , 因为擅长做人 , 张居翰还得以侥幸躲过一劫 。
【悦悦说历史TB|古代最善良的宦官,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悦悦说历史TB|古代最善良的宦官,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本文插图

当时是唐昭宗在位后期 , 军阀朱全忠掌控了朝廷 , 而宰相崔胤则和朱全忠结成战略同盟 。 朱全忠和崔胤虽然出身不同——前者是军阀 , 后者是文臣 , 但是两者居然都对太监这个群体十分厌恶 , 尤其是对太监掌权这种现象 。 于是此二人以朝廷旨意 , 下诏让唐朝各地负责督军的太监返回长安 , 然后集中处决 。 刘仁恭当时也受到了朝廷的旨意 , 不过 , 刘仁恭念及张居翰和自己的深厚友情 , 于是让张居翰隐居 , 并通过搪塞手法 , 让张居翰避开了朝廷的追杀 。

悦悦说历史TB|古代最善良的宦官,宣读圣旨有意念错1个字,挽救近千人的性命
本文插图

改一字救千人 , 反映了张居翰的人品
这个世界上 , 能力好的人比比皆是 , 但是能力强的同时 , 人品还好的人则相对要少很多 。 张居翰就属于能力强而且人品好的人 。 比如朱全忠在张居翰隐居的三年后 , 准备兼并刘仁恭的地盘 , 刘仁恭的势力没有朱全忠强大 , 因此对于朱全忠的进攻 , 刘仁恭无计可施 。 这时候 , 张居翰给刘仁恭出了个主意 , 算是报恩:如果依靠刘仁恭自身的实力来对付朱全忠 , 那当然是螳臂当车 , 但如果请晋王李克用来帮忙 , 那事情肯定有转机 。 后来由于李克用大军的介入 , 刘仁恭的地盘得以保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