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近来看了《大秦帝国》三部曲 , 不由回想起苏洵的《六国论》
初读《六国论》应该是在高中的语文课上 。 当时对战国的历史并没有太多了解 , 因而只是觉得六国君主过于短视 , 以地事秦 , 终至灭亡 。
现在看来 , 作者的观点似乎过于片面 。 1
《六国论》的核心观点是:“六国破灭 , 非兵不利 , 战不善 , 弊在赂秦 。 赂秦而力亏 , 破灭之道也 。 或曰:六国互丧 ,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 盖失强援 , 不能独完 。 故曰:弊在赂秦也 。 ”
《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图片
“赂秦”即“以地事秦” , 主要指的是与秦相邻的韩、魏、楚三国 。 三国在诸侯与秦的战争中首当其冲 , 却难与秦抗衡 , 不得不以割地息战火 。
“不赂者”指的是燕、赵、齐三国 。 三国不与秦接壤 , 也未割让土地 , 但最终也因为“赂者丧” 。
但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 , 韩、魏、楚三国割地更像是战争不利的结果 , 而非文中所言的“举与予人 , 如弃草芥” 。
诸侯“并力西向”也不是从未发生过 , 但却屡屡因为诸侯间的猜忌与仇恨而破灭 。
秦灭六国更像是大势所趋 , 是多方面优势的积累 。
其一 , 秦国占据地缘上的优势 。
秦国被称为“四塞之国” , 北萧关、南武关、东函谷、西大散关 。 尤其是其中的函谷关 , 在山东六国数次合纵伐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孝公之后 , 惠文王、武王 , 又取得了汉中、巴、蜀 , 使其成为秦国的后方粮仓 , 让秦国在昭襄王时期有能力与赵国在长平长期对峙 。
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也曾劝过刘邦定都长安:“夫关中左崤函 , 右陇蜀 , 沃野千里 , 南有巴蜀之饶 , 北有胡苑之利 , 阻三面而守 , 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 诸侯安定 , 河渭漕挽天下 , 西给京师;诸侯有变 , 顺流而下 , 足以委输 。 此所谓金城千里 , 天府之国也 。 ”
这足可见 , 关中之险要 。
《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图片
其二 , 秦地民风剽悍 。
秦穆公时期 , 秦国周围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戎狄部落 , 较强大的有绵诸、义渠 。 在这样戎狄环伺的环境下 , 秦国长期处于战备状态 , 也造就了老秦人剽悍的性格 。 战国时期秦国军队更是被称为“虎狼之师” 。 尽管在商鞅变法以前 , 秦人私斗成风 , 内耗不断 , 但在面对外敌时变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同仇敌忾的面貌 。
正如《秦风·无衣》所传颂的那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王于兴师 , 修我戈矛 。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王于兴师 , 修我矛戟 。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王于兴师 , 修我甲兵 。 与子偕行!”
其三 , 秦国在用人方面也占尽优势 。
秦孝公时期 , 有商鞅变法 , 奠定秦国法治之基 , 使积贫积弱的秦国逐渐有了和老牌霸主魏国一战之力 。 秦惠文王时期 , 有张仪 , 以“连横“破“合纵” , 让五国伐秦大军止步函谷关之外 。 秦昭襄王时期有白起 , 拔楚“郢、鄢”二城 , 破韩、魏于伊阙 , 坑赵四十五万大军于长平 。 及至秦始皇 , 文有李斯、吕不韦 , 武有蒙恬、王翦 , 终横扫六合 , 统一天下 。
六国并不缺少人才 , 却缺乏其发挥的舞台 。
首先是输送给秦国人才最多的魏国 。 商鞅和范睢都是从魏国跑到秦国去的 。 商鞅在公孙痤的推荐下却得不到魏惠王的重用 , 范睢则差点把性命丢在了魏国 。 张仪是魏国人 , 短暂效力于秦的公孙衍也是魏国人 。
再看其他诸侯 。 楚有屈原 , 却遭受朝堂排挤 , 只得投入汨罗江中 。 赵有廉颇 , 却被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临阵换下 , 致使长平惨败 。 燕有乐毅 , 率五国联军连下齐七十余城 , 却因燕昭王猜忌而被换下 , 给齐喘息之机 。 齐湣王倒是用人不疑 , 但没料到苏秦是燕国的“死间” , 差点使齐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 相较之下 , 秦王们用人识人的本领就高明许多了 。
《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图片
其四 ,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 就是秦国君王的贤明 。
前文提到的人才问题 , 本质上还是君主能力的问题 。
正如韩愈所说:“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 故虽有名马 ,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 ”
秦地处西陲 , 常被中原诸国蔑称“戎狄” , 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人才 。 秦献公时期 , 与魏战争不断 , 府库空虚 , 民生凋敝 。
在这样天下“卑秦”的大环境下 , 秦国缺乏对中原知识分子的吸引力 。
秦孝公执政后 , 力图强秦 , 广发求贤令 。 他不仅坦然承认魏夺河西之耻 , 还指出厉、躁、简工、出子四代君主的不贤 , 并且做出与贤士“分土”、共治秦国的承诺 。
正是这样的魄力和求贤之心 , 吸引了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的商鞅 。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 , 修德行武 。 东平晋乱 , 以河为界 。 西霸戎翟 , 广地千里 。 天子致伯 , 诸侯毕贺 , 为后世开业 , 甚光美 。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 , 国家内忧 , 未遑外事 ,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 , 诸侯卑秦 , 丑莫大焉 。 献公即位 , 镇抚边境 , 徒治栎阳 , 且欲东伐 , 复缪公之故地 , 修缪公之政令 。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 , 常痛于心 。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 吾且尊官 , 与之分土 。 ”
——秦孝公《求贤令》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 , “及至始皇 , 奋六世之余烈 , 振长策而御宇内 ,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履至尊而制六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威振四海” 。
始皇统一六国实乃“奋六世之余烈” 。
抛开“享国之日浅”的孝文王和庄襄王不论 , 孝公、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四位 , 无一不是有为、贤明之君 , 无一不是嗜才如命之人 。
反观六国 , 先辈筚路蓝缕所获之成果 , 往往在一代君王间就损失殆尽 。
魏惠王重用庞涓 , 四处征伐 , 耗尽国力 , 终至马陵之败 , 彻底失去霸主的地位;赵孝成王任用赵括 , 致使赵四十五万大军被白起屠尽 , 秦天下之内再无敌手;齐湣王利令智昏 , 合纵攻秦期间灭宋 , 引来五国伐齐 , 几近亡国 。
然强大如秦者 , 亦二世而亡 。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恰如吴起所言 , “山河之固 , 在德不在险 。 ”若无明君 , 纵有崤函之固、虎狼之师、贤臣良将 , 亦不能守 , 又何谈东出?
因此 , 仅将六国破灭归咎于“赂秦”是片面的观点 。
六国破灭 , 原因是多方面的 , “赂秦”不过是与韩、魏、楚三国的缓兵之计和无奈之举 。 在强秦面前 , 六国能做得不多 , 唯有以待时变 。 秦灭六国 , 天下一统 , 实乃大势所趋 。
《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图片
2
那么 , 苏洵为何会提出“六国破灭 , 弊在赂秦”的观点呢?
那是因为苏洵在借古讽今 。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 ”
——苏洵《管仲论》
公元1005年 , 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 条约约定宋辽以白沟河为界 , 辽不再争夺遂城及涿、瀛、莫三州 。 而宋需每年支付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 宋辽互为兄弟之国 , 宋为兄 , 辽为弟 。 宋辽两国自此罢兵 。
30万岁币不过北宋军费之百一 。
宋以微小的代价 , 结束了与辽25年的战争 , 百年间再无大战 。
然而 , 长期的和平也造成了后来宋境内“戴白之人 , 不识干戈” 。 终其一朝 , 宋也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 。
【《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没有幽云十六州作为屏障的宋都汴京 , 直接暴露在了契丹铁蹄之下 , 时时受其威胁 。 以至于庆历年间 , 北宋内忧外患之时 , 辽趁火打劫 , 迫使其增加岁币 。
甚至要求北宋在其输送岁币时称“献” 。 尽管在宋君臣强烈反对下 , 辽退而许称“纳” , 这对作为兄国的北宋仍然是极大的侮辱 。
从《六国论》不难看出 , 苏洵应当是主战的 , 反对北宋这样资敌的行为 , 即文中所说的“赂秦” 。
“赂秦”可以认为是韩、魏、楚三国在秦国铁蹄威慑下的无奈之举 。 于宋 , 则是统治阶级畏敌、苟安的表现 。
秦在战国末期的实力是远胜其他诸侯的 , 而宋、辽两国的实力却十分的接近 。 尽管宋早期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役胜少负多 , 但其在澶州之战中却略占上风 。
澶渊之盟的达成正是说明了两国之中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
苏洵看到了这一点 , 所以假借“赂秦”之说 , 以劝谏宋统治者不应只顾“一夕安寝” 。 可悲的是 , 宋统治者是如此的懦弱 , 以至于徽、钦二帝在金人面前不战而降 , 双双被俘 。
《靖康稗史笺证》中写道:“自古亡国之耻辱 , 未有如赵宋者” 。
然而 , 即使是在靖康之耻面前 , 老将宗泽临终前三呼“过河” , 也未能唤起赵构雪恨之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