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育儿说|那些被打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棍棒底下的爱太沉重


我有一个朋友 , 按他的话说 , 他是被打大的 。

贝拉育儿说|那些被打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棍棒底下的爱太沉重
本文插图

他从小聪明爱学 , 当了一段时间留守儿童后 , 爱上了网络游戏 。 于是 , 他的妈妈开始了严厉的管教 。 他说他们家有专用的打手心的柳条 , 但是更多的时候 , 在惹他妈生气的那个当下 , 他妈手里有什么 , 飞过来的就是什么 。
现在他已经30出头了 , 依然没改掉玩网游的习惯 。 而且 , 他和妈妈沟通的方式通常靠吼 , 还会下意识的和她唱反调 。 比如 , 她说可乐对身体不好 , 他就一直偷偷喝 。 棍棒底下教出来的都是听话的孩子?

贝拉育儿说|那些被打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棍棒底下的爱太沉重
本文插图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打是亲骂是爱”……即使到今天 , 还有很多家庭有这样的育儿经 。 他们以实际经验告诉别人 , 打一顿就老实了 。
确实 , 从短期来看 , 犯错被打的孩子暂时不会做这个错误的事情了 。 但是 , 这是孩子真的意识到错误并且改正了吗?
并不是 ,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对付大人 。
著名的教育学博士曾在《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到 , 惩罚会给孩子带来四种影响:
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 ”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 , 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 , 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 ”
4、退缩:“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 ”或“我是个坏孩子 。 ”
事实如此 , 看看我的朋友 。 尽管遭受了各种打骂和斥责 , 他仍然玩着父母恨之入骨的网游、偷偷喝母亲明令禁止的可乐 。
在父母们以“为你好”的名义 , 对孩子们实施棍棒教育时 , 被打的孩子们明显没有感受到爱 , 也没有因此变“好” 。 为什么棍棒教育不起作用?著名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说 , 当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 , 就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修正错误的机会 。 换句话说 , 惩罚孩子 , 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反省错误的过程 , 而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
为什么重要?
因为当一个人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时 , 他/她是不会积极的去修正错误的 。
试想 , 假如一个全职妈妈在洗衣服时 , 不小心把老公的白衬衣染了其他颜色 , 老公知道后大发雷霆 , 责备她不用上班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 。 那么全职妈妈会怎样?
她要么觉得委屈 , 认为老公不理解自己的难处 , 和老公大吵一架;要么忍气吞声 , 但是会越来越不想再待在家里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了 。
总之 , 她很难会自我反省 , 想出更好的办法避免衣服被染色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
大人尚且如此 , 难道还指望孩子们 , 在被残酷对待时 , 能有更高的觉悟吗?
事实是 , 只有当孩子肯深层的反省 , 才会积极的修正所犯过的错 , 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
在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 , 有一集 , 费曼因为贪玩不肯回去吃饭 , 在水塘的船上玩耍时 , 不小心掉落在水里 。 吴镇宇的处理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

贝拉育儿说|那些被打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棍棒底下的爱太沉重
本文插图

他虽然很着急的赶到现场 , 但是先观察了孩子 , 然后才带他回去 。 镜头里可以看得出他既生气又心疼 , 可是他没有打也没有骂 , 克制着情绪说了费曼几句 , 然后立马安慰、换衣服、处理伤口 。
等到费曼的情绪比较稳定了 , 吴镇宇才开始讲道理:为什么不能玩水 。 最后 , 趴在爸爸肩头的费曼眼睛里的委屈与不安 , 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了 。 没了棍棒 , 我们该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