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分享一下细节决定成败的具体生活例子和商业例子吗
苹果的产品算一个吧。
■网友的回复
我家附近有两家便利店,这是个T型小路口,两店各占一角,中间一巷之隔,不过十来米。
这里原先只有一家,姑且把它称作老店吧,我常来买东西,店主是潮汕人,四十来岁,非常殷勤客气,路过的时候总要热情地跟你打招呼,每次买完东西,还会聊几句,一来二去,也算认识了。
后来旁边的新店开张了,是几个年轻人开的连锁便利店,店铺装修、商品陈列要稍讲究些,我偶尔进去买过些东西后,就再也没光顾过老店了,尽管每次路过的时候,老店老板依旧热情招呼。过了些天,我发现老店生意大不如前,外头的陈列柜都已撤掉。
「为什么呢?」
是新店店员更热情吗?不,他们话不多。他们的商品种类更多吗?也不是,我买的东西就那几样,哪都有。他们的环境更好吗?有点关系,但并不主要。
【能分享一下细节决定成败的具体生活例子和商业例子吗】 其实,最关键是在「支付环节」,两家店都支持微信支付,但老店只是敷衍地贴上收款二维码,而新店则有专门的扫码枪。
我觉得,在店里贴付款二维码实在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客人需要「扫码-输入金额-确认支付」,我统计了下,即使过程顺畅,中间都要敲击7-12次手机才能完成(指纹验证少些,密码验证多些),比现金支付还麻烦。而使用扫码抢,客人只需打开付款二维码就好了。
开便利店门槛并不高,而且商品、价格高度同质化。你家的可乐,和他家的可乐,并没有本质差别,最后比的肯定是体验和服务,你家比他家更近(位置),或者你家购物体验更便捷顺畅(陈列、支付),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都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再讲一例,离便利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家小饭馆,名曰「洪湖炒饭」,他家的饭我尝过一次,体验极差。这倒不是说味道不好,相反,客观地讲他家的炒饭还算不错,软硬适中,滋味丰富,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败笔就在于「装盘」,饭刚从铁锅里翻炒出来,竟然装在了汤碗里端给客人,滚烫的饭粒没法散热,需要慢慢吹凉了吃,不然就会烫嘴,这一烫嘴,舌头就麻痹,味道再好也如同嚼蜡。这个缺陷,其实只要换个大碟子来装盘就能妥善解决。
说到这儿,有朋友会觉得我矫情挑剔。
亲,零售的「便捷」,餐饮的「味道」,这不是安身立命之本吗,这些细节难道不应该关注吗?
再说了,换个扫码枪,换一套碟子,是一件成本很高,很难办到的事情吗?
另外,真的只有我这样吗?
肯定不是,其实每个消费者都很挑剔,只是大部分人不会刻意回顾自己的消费决策过程,不会敏锐地体察、捕捉每个感受,更别说把这种感受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更多时候,我们大脑是自动运行,已经把这些麻烦复杂的信息过滤掉了,直接给你结果:喜欢or不喜欢,但这个简单的结果背后,其实有很多细腻的感受组成。现在的商业竞争绝不仅停留在功能和价格层面的较量,更是体验的比拼,谁更极致,谁就能抓住客户。
但是,诸位可以观察,除了扫码枪、大碟子,类似的bug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经营者,其实只需要把自己切换到客人的视角体验一遍,就肯定能发现问题,为什么会任由它们长期存在呢?
如果不是其笨如牛,我想,就是毫不在意。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东西,因为大部分经营者对待自己的产品,只是视作谋生工具,或者一种赚钱的投机,这种态度会体现在他们产品的方方面面。毕竟,只是谋生手段,凑热闹混口饭吃而已,又何必如此较真?
这两年我们总提倡「匠人精神」,要一生悬命,做好一件事,但它的精神内核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人能把一件潜意识里不喜欢的事做到极致,谈不上热爱,就没有钻研、改进到底的动力,这样的产品没有温度,自然打动不了别人。
最后,让我们换一个更大角度去观察,身边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在干事业而不是谋生呢?
■网友的回复
和一个美女去开房,开房之前我和另外一个女孩子在房间里滚了床单,第二个女孩子在房间发现了之前我拆的丝袜,于是她走了,这个就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的最好例子,真事。
推荐阅读
- 有没有甜甜的校园恋爱故事让我酸一下
- 请问一下美国那家医院治疗乳腺癌治得好
- 为啥女票老是想让我穿女仆装
- 求鉴定是脂肪腿还是肌肉腿
- 求广东到西安华山攻略?
- 推荐一下去阳江玩的路线
- 麻烦大家给我推荐一下纯正冷榨的亚麻籽油啥品牌的或者是链接
- 想问一下,关于单采血浆的坏处
- 初中去职业高中有好处吗
- 哪些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常识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