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谈甲午 不得不思的甲午“三败”

今天
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4周年
时光流逝
但“甲午之殇”仍是中国人的“剜心之痛”
“甲午”这座警钟一直响在中国人的心头
反思甲午
既要抚平心灵的创伤
更要揭开历史的伤疤
让百余年前黄海上的隆隆炮声
永远响彻在每一名军人的内心深处
强军兴军 , 卫我中华!
中国|再谈甲午 不得不思的甲午“三败”
文章图片

再谈甲午 , 不得不思的甲午“三败”
124载 , 狼烟犹在 。
谈起甲午 , 印象中最深刻的 , 莫过于幼时电影《甲午海战》中 , 民族英雄邓世昌抱住爱犬随“致远”舰沉没于茫茫大海 , 应了那句“人谁不死 , 但愿死得其所尔” , 更为中日甲午海战增添了一份悲情 。 但其实何止是那一份悲情 , 还有近3000名官兵血洒海疆 。
那一战 , 是中国人无法痊愈的伤口、无法挥去的噩梦 , 值得我们深思 。
中国|再谈甲午 不得不思的甲午“三败”
文章图片

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 。
改革之败
画皮画肉难画骨 。 改革 , 从来就不是一场形式上的变革 , 而是思想深处的革命 。 大清帝国虽然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 , 但脑袋上的“辫子”还在 , 脑子里的封建思想还在 。 据研究 , 晚清时期每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从提出到得到朝野人士的基本认可 , 大约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
我们买了坚船利炮 , 但在军事理念、编制、训练方面只是选择性地接收 , 换汤不换药 。 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彼得大帝的改革:“大胡子剃掉了 , 德式西服穿上了 , 但是留大胡子、穿旧式服装时期的思想却留下了 。 ”
北洋水师的创建 , 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的战败有密切关系 。 面对海上力量的巨大悬殊 , 清政府发出了“造船不坚 , 制器不备 , 选将不精 , 筹费不广”的“四不”感叹 , 却忽视了最关键的“制度不新” 。 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曾大言不惭:“中国文武制度 ,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 独火器万不能及 。 ”
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 , 哪一个不是装备和经费都远落后于敌方 , 但我们因为有党的统一领导、有一系列先进的治军制度 , 不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高层的“惰性” , “半吊子”的改革 , 终究不能挽救大清帝国的命运 。 甲午之败 , 何尝不是败在了改革的不足和局限 。
中国|再谈甲午 不得不思的甲午“三败”
文章图片

风气之败
甲午战争 , 可以挖掘失败的原因很多 。 但风气之败 , 难辞其咎 。
1894年 , 有一位在中国混迹多年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中国大势之倾向》报告中描绘:庸官俗吏献媚当道 , 清廉高洁之士多不容于时流 。
常入鲍鱼之肆 , 少闻芝兰之香 , 军队岂能独善其身 。
《北洋海军章程》有规定:“总兵以下各官 , 皆终年住船 , 不建衙 , 不建公馆 。 ”而事实上呢 , 总兵以下大多在刘公岛盖铺屋 , 人不在舰 , 心更不在舰 。
保养经费也没有用在保养上 , 大多被中饱私囊 。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弗里曼特尔看到后说:“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 , 无人掌管 , 外则铁锈堆积 , 内则秽污狼藉 。 ”
这样的北洋水师 , 怎能经得起甲午一役?谭嗣同痛苦地写下:“世间万物抵春愁 , 合向苍冥一哭休 。 四万万人齐下泪 , 天涯何处是神州?”
一个国家 , 最重要的是风气 。 一个军队 , 同样如此 。 风气 , 是源头 , 好风气能荡涤沉疴 , 坏风气则会迅速蔓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