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一个国家的亡国,不光因为战争,内部党争往往更为致命( 二 )


一个势力的崛起必然伴随着腥风血雨 , 于是 , 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 。 由此可见 , 新旧党争说到底还是改革派和守旧派之间的激烈角逐 。

指点江山|一个国家的亡国,不光因为战争,内部党争往往更为致命
本文插图

第二 , 新旧两党处于不断地分化组合之中:
由上文可知 , 新旧两党是由于政见不同而分化 。 然而 , 鲜为人知的是 , 旧党在元祐年间由于地域 , 政见的不同再次分化为洛、蜀、朔三派 。
更要强调的是 , 这三派在反对王安石新法上是一致的 , 但具体来说 , 却又不同 。 洛党坚持进行改革 , 但是 , 要去掉新法之中不合理的部分 , 因为 , 洛党在重人与重法方面和新党有不同的看法 。 程颢曾说:“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 ”又说:“岂惟得士浸广 , 天下风俗将日入醇正 , 王化之本也 。 ”
朔党反对新党的侧重点 , 在于新党改革迈的步伐太大 , 手段太过激烈 。 该党的领袖是司马光 , 他认为对社会的改良要逐步进行 。 他曾经说过:“治天下譬之居室 , 敝则修之 , 非大坏不可更造 。 ”由此可见 , 洛党与朔党之间的不同 , 在于一个主张部分废除新法 , 另一个则是干脆利落的废除一个不留 。
然而 , 以苏轼为首的蜀党态度却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 因为 , 苏轼父子对于新法的态度摇摆不定 , 时而肯定 , 时而激烈反对 , 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 始终做着站队的事 。 综上可知 , 新旧两党由于政见不同被分化 , 而旧党由于政见不同被再次分化为洛、蜀、朔三党 。

指点江山|一个国家的亡国,不光因为战争,内部党争往往更为致命
本文插图

第三 , 新旧党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我们都知道 ,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次衣冠南渡 , 不仅使北方的文明得以传入南方 , 还使南方在北方文明的影响下成为了继北方之后中国又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早期 , 北方政权的官员大多由北方人担任 , 但是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南方人逐渐进入官场 。 到了宋朝时期 , 南方人的势力在官场上已经初具规模 , 且呈现逐渐上升之势 。 仔细研究新旧两党的成员会发现 , 新党骨干王安石、吕惠卿、蔡京等人均为南方人;旧党核心成员司马光等人均为北方人 。
当然 , 要注意 , 这只是大致情况 , 也有极个别的南方人加入旧党 , 个别的北方人加入新党 。 因此 , 从北方人独占朝堂到南方人进入朝堂争夺权力 , 这其中的冲突难以避免 。
都知道 , 人们的关系都有远近亲疏 , 所以 , 王安石上位后提拔了很多相熟的南方人 。 而北方人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之后 , 便对南方人多加诽谤 。 比如:在皇帝询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印象时 , 司马光说:“人言安石奸邪 , 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 , 又执拗耳 。 ”
对此 , 钱穆先生的观点比较客观 。 他认为:南方人透漏出了一股开放、激进的气味 , 而北方人表现出了一种传统、稳健 。

指点江山|一个国家的亡国,不光因为战争,内部党争往往更为致命
本文插图

第四 , 由前期的理念之争到后期的人事之争:
其实 , 新旧两党之争的起因是政见不同 , 但不管如何大家都是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 , 为了国家的进步 。 之后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却逐渐变成了排除异己 , 争权夺利的行为 。
这要从宋神宗驾崩后说起 。
公元1085年 , 宋哲宗即位 , 太后把持朝政重新启用司马光等旧党成员 。 在太后的指示下 , 改革派的官员在九年的时间里遭受了大范围的迫害 , 章惇等核心成员甚至被流放到岭南地区 , 开了历史的先河 。
公元1094年 , 宋哲宗终于重掌大权 , 新党迎来新生 。
章惇被召回重新推行新法 , 但他在执政期间 , 却仅仅做了一件事 , 那就是打击报复 。 他以诋毁先帝 , 变易法度为名追回了司马光的赠谥(司马光和王安石在元祐元年已经病逝) , 又大肆贬谪旧党官员 , 将他们流放至岭南地区 , 甚至 , 一度提出废了当朝太后 , 幸被皇帝阻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