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财经|十年跨终端:从各自为营到融合共赢( 三 )


另外 , 即使不考虑软件功能的拓展 , 一款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面临“多端部署”的问题 。 市面上有多种常见的设备和操作系统 , UI逻辑、业务逻辑也五花八门 , 开发者们为了适配不同的屏幕和硬件 , 往往得准备N个型号的测试机 , 还得开发多个App版本 。
在大部分情况下 , 许多创新应用模型和优秀的硬件产品一直处在平行空间 。 一旦涉及跨界合作 , 都需要将自身的一些特定功能整合入对方的系统 , 接口、协议都不统一 , 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
使用分布式技术 , 开发者便不需要耗费巨大的工作量 , 根据不同的硬件设备开发不同的版本 。 上层开发者写代码也不需要考虑具体的运行设备 , 得益于异构多核调度的能力 , 应用可以从代码层面被拆分、打包 , 所有的调度都是由系统调度来实现 。
开发者只需要通过借助面向多终端开发的统一DevEco Studio(IDE) , 提取出虚拟能力资源池中的资源 , 根据需求置于各种硬件中 , 便能成为一个打通的整体 。 而且仅需一次开发 , 代码即可自动适配不同终端设备 。 开发周期可以由月级缩短到小时级 , 极大地降低了各项开发成本 。
作为整个全场景生态的建立者 , 华为面向上述软件开发者和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了分布式开放能力和软件开发的支持 , 帮助其软件充分发挥出分布式能力;同时 , 华为面向硬件厂商也提供分布式开放能力 , 使其生产的硬件拥有分布式能力 , 以便高效接入华为生态 。
有了华为分布式技术 , 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和优秀的硬件设备产生交集 。 过去硬件“孤岛化”的状况被打破 , 软件与硬件不再身处于平行空间 。
创业者或开发者直接通过标准接口接入成熟的商业平台 , 不仅省下了开发成本 , 投资价值也将获得倍增 , 同时还能为用户带来颠覆式的体验 。 对于华为而言 , 分布式技术所迸发的商业远景 , 必然也会为自身的生态带来反哺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