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商鞅的军事外交:统军伐魏、游说魏王

商鞅(?-公元前338年) , 卫国宗室出身 , 所以他被称作“卫鞅”;他所属的支脉以公孙为氏 , 所以又叫“公孙鞅” 。 那“商鞅”的叫法怎么来的呢?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公孙鞅因军功受封为彻侯(秦国的最高爵位 , 汉朝时避汉武帝刘彻讳 , 改名“列侯”) , 封地在邬(今陕西商洛市境内) , 为了表示对公孙鞅的尊崇 , 秦孝公特意将“邬”改名叫“商” 。 华夏族有一种由来已久的观念 , 那就是功成名就之后衣锦还乡 , 项羽曾说:“富贵不归故乡 , 如衣绣夜行 , 谁知之者!”所以把封君本人的家乡封给他 , 显示着一种特殊的恩宠 。 公孙鞅老家在卫国 , 当年周武王把商王朝的故都封给了卫国 , 也就是说公孙鞅老家是商朝故地 , 所以秦孝公将公孙鞅的封地改名叫“商” 。 此后 , 人们就称公孙鞅为“商鞅”了 , 或者尊称之为“商君” , 《史记》才会有《商君列传》 。
商鞅|商鞅的军事外交:统军伐魏、游说魏王
文章图片

话剧《商鞅》中尹铸胜饰演的商鞅
追随公叔痤和由魏入秦
商鞅早年追随魏国重臣公叔痤 , 在公叔痤家担任中庶子(一说为“御庶子”)一职 , 相当于随从兼参谋 。 魏国在魏文侯时代经历了李悝的政治改革和吴起的军事整顿之后 , 国力蒸蒸日上 。 商鞅长期追随公叔痤 , 对于富国强兵等问题自然会有很深刻和独到的认识 。
商鞅还从公叔痤那学到了很多军事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 从时间和年龄推断 , 公叔痤应该和名将吴起共事过 , 甚至可能曾在吴起麾下任职 , 所以深得吴起治军之法 。 魏惠王八年(前362年) , 公叔痤带兵大破韩、赵联军于浍水(今山西浍河)之北 , 擒获联军主将乐祚 。 魏惠王要赏赐给他一百万步田地(战国时期百步为亩 , 一亩约合今0.31亩 , 一百万步约合今三千多亩) , 公叔痤推辞说:“士兵们能不避艰险、勇往直前且始终保持作战阵型而不溃散 , 这是当年吴起治军有方的结果;勘察地形 , 制定行军路线 , 合理安排攻守 , 这是巴宁、爨襄的功劳;让士兵和百姓知道战场上的赏罚一定会兑现 , 是大王法令严明的结果 。 而我所做的 , 只是在看见敌军后 , 指挥士兵发动进攻罢了 , 所以不敢受赏 。 ”于是魏惠王赏赐给吴起的后人二十万步田 , 巴宁、爨襄各十万步田 。 同时进一步嘉奖公叔痤 , 在一百万步田的基础上 , 又增加了四十万步 。 追随公叔痤那些年所获得的学识 , 可以说是商鞅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
商鞅|商鞅的军事外交:统军伐魏、游说魏王
文章图片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商鞅和公叔痤
《商君列传》记载了一则关于公叔痤和商鞅的故事 , 说公叔痤病重之时:
魏惠王亲往问病 , 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 , 将奈社稷何?(意在让公叔痤推荐继承人)”公叔曰:“座(通“痤”)之中庶子公孙鞅 , 年虽少 , 有奇才 , 原王举国而听之 。 ”王嘿然(就是嘿嘿一笑) 。 王且去 , 座屏人(屏退左右侍从)言曰:“王即不听用鞅 , 必杀之 , 无令出境 。 ”王许诺而去 。 公叔座召鞅谢(道歉)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 , 我言若(你) , 王色(从面色来看)不许我 。 我方先君后臣(先为君主着想 , 再考虑你商鞅) , 因谓王即弗用鞅 , 当杀之 。 王许我 。 汝可疾去(迅速离开魏国)矣 , 且见禽(通“擒” , 逮捕) 。 ”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 , 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最终也没走) 。 惠王既去 , 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 , 悲乎 , 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 , 岂不悖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