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呵护主干网 夺取“双胜利” ——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2020年度检修圆满完成( 二 )


“16个工作面共16张工作票 , 比如第1张工作票涉及试验化验、保护、检修等专业 , 包括20台液压碟簧机构更换、保护定检、一次设备检修等多项工作 , 区域大 , 交叉作业多 。 但是通过‘四图三表一规程’ , 工作内容、进度、安全防疫措施一目了然 , 从5月7日开工到10日11时 , 我们已经完成了9台机构的更换 。 ”国网河南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中心检修人员赵豪杰说 。
创新加速度打造智慧工地
5月15日下午 , 在1000千伏长南Ⅰ线串补区检修现场 , 工作负责人张文明用手机APP开启布控球 , 按工作流程提交信息 , 将作业现场的实时情况上传至网络终端 。 作业现场放置布控球 , 在电脑端的安全巡查和督查人员 , 就可以360度操控视角 , 实现施工全程可视 , 成为真正的“云监工” 。
“不止如此 , 我们在现场增加了20台全像素双光谱热成像摄像头 , 完成对主变区和高抗区的覆盖 , 实现智能分析、缺陷诊断、故障报警、数据5G传输 , 提升对设备状态的智能化监控水平 。 ”国网河南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专责高嵩介绍 。
今年 , 国网河南检修公司通过技防、人防等多项措施强化安全管控 , 综合应用人脸识别、接地线系统管控、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带电设备区域硬质隔离等手段 , 让作业秩序井然有序 , 严格落实生产作业现场“十不干”要求 , 坚决杜绝“严重违章15条” , 确保现场安全万无一失 。
为确保河南主网设备巡检“无死角” , 该公司构建人工、机器人、无人机三位一体的智能巡检体系 ,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 比如通过四旋翼无人机搭载的30倍变焦相机和红外热成像相机 , 不受角度限制 , 近距离开展设备红外和可见光巡检 , 精准定位隐患位置 , 可以发现地面巡视难以发现的各种问题 。 “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 , 避免了人员登龙门架的作业风险 , 巡检时间从1小时左右降至3分钟 。 ”无人机小组成员韩旭说 。
“云监工”不留死角 , “新发明”小试牛刀 。 抱杆梯、狭小空间作业螺丝刀、胶囊检测仪、继电保护出口回路测试仪等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纷纷“亮相”年检现场 , 提高工作效率 , 营造“科技引领、智慧检修”的浓厚氛围 。
5月10日11时10分 , 新的液压碟簧机构放到指定位置后 , 检修人员娄遂山和张迪慢慢调整机构方向 , 并使机构滑块进入滑轨 , 对准机构与法兰的螺栓孔 , 上紧螺栓 , 完成机构主体部分的更换 。
“液压碟簧机构重达400公斤 , 距离上端母线筒和下端二次线盒太近 , 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受力点去拆卸 。 这次我们升级改造了500千伏断路器机构更换检修平台 , 在平台的一面安装多组可拆卸万向轮 , 在另一面安装两组尼龙轮来承托机构 。 我们将两个钢板叠加起来放在液压车上 , 并用枕木铺出一条带有坡度的道路 , 让机构在钢板上旋转90度后取出 。 原本需要4个小时完成的工作 , 现在仅用20分钟就能搞定 。 ”赵豪杰指着旁边的一件工具介绍 。
今年 , 另一项创新成果“大黄蜂”变形金刚——组态式高压检修作业平台也加入年检队伍 。 该平台由双侧扩展检修方舱、试验方舱、装备方舱和软体方舱四部分组成 , 可联动运行 , 也可独立使用 。 “比如设备滤油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进行 , 需要定时对油温、管道状态检查确认 , 将试验方舱放置在主变旁 , 拿着便携式色谱仪直接就可以试验 , 避免了来回奔波 , 又方便又快捷 。 ”提起“大黄蜂”的用途 , 变电检修中心检修人员张菲菲连连夸赞 。
“新基建”彰显“稳定器”新功用
5月7日上午 , 在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年检启动仪式上 , 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 , 来自全国各地20家单位的参检人员代表齐聚 , 南阳站年检工程临时党支部成立 , 496人的年度会战一触即发 。
“参与南阳站年检的这么多年 , 今年碰到的困难最大 , 各项工作都要想在前头 , 做好万全准备 。 ”年检工程临时党支部书记许东升说 , 为强化复杂检修作业下各部门、各专业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 , 南阳站年检工程临时党支部下设“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输电中心、变电中心、特高压南阳站、综合保障”6个党小组 , 坚持支委会与每日工程协调会合并召开 , 协调部署各项工作 , 决策重要议事议程 , 把工作做到群众之前 , 把困难替群众分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