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孟晚舟未能获释,加拿大的“独立”“主权”有多苍白

今天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就“孟晚舟案”做出裁决: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 , 因此对她的引渡案将继续审理 。 被扣押500多天的孟晚舟 , 未能获释 。
关注孟晚舟未能获释,加拿大的“独立”“主权”有多苍白
文章图片

2019年10月25日 , 孟晚舟朋友圈更新的照片对此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随后在推特上发布声明回应称 , 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中国公民及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 并敦促加方认真对待中国的严正立场以及关切 , 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 , 不要一意孤行 。
“双重犯罪”是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 即寻求引渡的国家对嫌疑人所指控的罪行在加拿大亦属于犯罪 , 这是开展引渡的先决条件 。
围绕于此 , 孟晚舟一方提出的抗辩依据是 , 美国要求从加拿大引渡孟晚舟的源头 , 在美国制裁伊朗的法案上 , 但这个法案在加拿大是不存在的 。 但加方表示 , 美方引渡孟晚舟的直接罪名是欺诈 , 即孟晚舟在对汇丰银行介绍关于华为的业务时 , 在涉及伊朗的问题上做出了所谓的“虚假陈述” , 而欺诈这个罪名在加拿大的法律中是存在的 , 所以认定引渡孟晚舟在法律上没有问题 。
不过 , 此次判决并不意味着孟晚舟就输掉了这场“引渡”官司 。 据专业人士介绍 , 孟晚舟还可就很多事项抗辩、上诉 , 其中“政治性质排除原则”就是一大关键 , 因为加拿大《引渡法》与《加美引渡条约》不支持出于政治目的的引渡 。 可是在这一问题上 , 加拿大一直避重就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美国为什么要对孟晚舟下手 , 早已是司马昭之心 。 这一事件 , 外表是司法 , 内核是政治;表面上是对个人的起诉 , 本质上是对中国企业、中国科技的打压 。
众所周知 , 美国一贯喜欢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 将政治问题法律化 , 还依靠“长臂管辖”这个“法宝” , 肆意将国内法外溢 , 给自己看不顺眼的各种主体制造麻烦 。 可强行披上法律外衣 , 就能代表正义?美国历史上 , 打着正义的幌子行霸权主义之实的勾当还少吗?此番美国故伎重施 , 滥用美加双边引渡条约 , 显然是赤裸裸的科技霸凌 。 面对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长臂” , 加拿大却选择了置国际规则于不顾 , 置司法独立于不顾 , 唯美国马首是瞻 。
更可悲的是 , 加拿大还一直拿“司法独立”说事 。 特鲁多更是多次宣称 , “他们是在没有任何政治参与或干预的情况下作出这项决定的 。 ”
可就在加拿大极力掩饰的时候 , 美国那边却摊牌了 。 在一次接受路透社专访时 , 特朗普毫不讳言 , “如果对国家有好处 , 如果有助于达成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 , 我当然会在必要的时候干预这个案件”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在此前的听证会上 , 华为方面呼吁加拿大法院考虑司法独立性 , 而代表美国的控方律师团却向法官直言:维护加拿大主权 , 并不是你的工作 。 这番作派 , 怎么还好意思吹嘘“司法独立”?
>关注孟晚舟未能获释,加拿大的“独立”“主权”有多苍白
文章图片

“没有伤痕累累 , 哪来皮糙肉厚 。 ”面对无妄之灾 , 孟晚舟的不卑不亢让人动容 , 华为的顽强坚忍也为人称道 。
“除了胜利 , 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 ”过去一年多来 ,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不断 , 可无论是“保密柜”里的备胎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 鸿蒙操作系统“横空出世” , 还是5G技术、应用稳步推进 , 在科技长征路上 , 中国企业以一种悲壮的自信高歌猛进 。
当然 , 也会有人问一家企业为何如此牵动人心?因为在当前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 , 他们所面对的霸凌、打压、封锁 , 正是中国以及中国民众所面对的 。
以长远视角观察 , 孟晚舟事件很可能是中国科技发展以及应对外部挑战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 考验企业、考验国家、也考验人民 , 更考验国际政治 。 而我们的应对也应是多层次、立体式的:法律、政府、产业、舆论都有作为空间 , 必须展现出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信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