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一份“私人定制”(二)

既然钟爱语文教学 , 就该知道这门学科的前沿动态和课改方向 , 可学校阅览室里的学科专业刊物不多 , 于是萌生了为自己征订刊物学习的想法 。 工作第二年 , 扣除年终绩效等 , 每月打到卡里的工资不足一千元 , 2006年元旦前夕 , 我便怀揣着半个月的工资 , 来到邮局 , 厚厚的一本报刊订阅目录 , 我仔仔细细地翻了好几遍 , 很慎重地选定了自己要征订的刊物 , 最后 , 我定了全年的《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和半年的《中国教育报》 , 走在回家路上的我 , 攥着薄薄的一张报刊征订单如获至宝 , 内心那份满盈盈的幸福感 , 难以言表 。有些事情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 我的教育读书也就从读报刊由点及面的铺开了 。 通过报刊杂志的阅读 , 我开始关注并留意一些教育名家的著作 , 尤其是活跃在课堂教学改革一线的教学名师 , 2007年正月 , 空气中的年韵正浓 , 我只身一人跳上了青岛去往济南的火车 , 自己报名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大夏教育名家论坛 , 聆听了陶继新、韩军、肖川、王崧舟等教育名家名师的报告后 , 那些思想的火花拨开了我教育教学认识中的一些迷雾 , 很多原先困惑之处便豁然开朗起来 , 我为教育名家的精彩言论和独到观点而深深着迷 , 于是便从会场的书店里抱回了厚厚的一摞书籍 ,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 , 我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推出的大夏系列丛书 , 像吴非、王荣生、刘铁芳等教育名家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著述 , 循着他们饱含思想的字里行间 , 我触摸到教育的温度 , 进而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 反哺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家中书橱里的一本苏霍莫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 是从北京王府井大街书店背回来的 , 当年为了捧读到这本教育名著 , 颇费了一番周折 , 遍寻岛城大小书店无果 , 网上书店也售罄 , 在首都的书店发现它的身影时 , 有一种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之感 。 朱光潜先生说“读书原为自己受用 , 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 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 少读如果彻底 ,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 涵咏优游 , 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 , 则如驰骋十里洋场 , 虽珍奇满目 , 徒惹得心花意乱 , 空手而归 。 ”我便在读书的这个度量间摇摆着 , 嗜好买书 , 却读得泛泛 , 2007年以来 , 我的藏书由一格小书架 , 很快地壮大成一间三十平的书房 , 接二连三添置的书橱里躺着三千多册书籍 , 有些翻过几页便压到了书橱的最底层 。 夜里在书房写材料 , 偶尔一念 , 觉得很是愧对这些承载思想和灵性的书籍 , 也正是这些念想 , 读书 , 便成了生活一种方式 , 让忙中有了闲情享受 , 闲时更多了一分精神追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