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驾道|比亚迪的钢针,“刺”中了宁德时代的神经?,钟观( 二 )


钟叔驾道|比亚迪的钢针,“刺”中了宁德时代的神经?,钟观
文章图片
一枚小小的钢针 , 就这样打破了动力电池领域以往的平静 。 但造成两大动力电池领域巨头隔空辩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比亚迪的钢针到底动了谁的奶酪?这场较量中真正争论的是什么?
理解偏差
毫不夸张地说 , 电动汽车的命运就掌握在动力电池的手中 。 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经济性、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以及安全性能等等方面 , 都取决于那块电池 。
条条道路通罗马 , “不唯一”是这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之一 。 因此 , 虽然同为电池 , 但也有技术路径的差别 。 当前 , 新能源汽车市场常用电池分别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
钟叔驾道|比亚迪的钢针,“刺”中了宁德时代的神经?,钟观
文章图片
由于技术路线的不同 , 两种电池在不同方面表现出的产品特征也不尽相同 。 如磷酸铁锂电材料本身热稳定性好 , 且不依赖稀有金属“钴”但能量密度低于三元电池等 。 总而言之 , 两者各有优劣 。 但在安全性方面 , 磷酸铁锂电池显然是更胜一筹的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 , 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 , 而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 。 针刺实验是用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 , 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 。
针刺实验中 , 通过针刺实现动力电池内部正负极出现段路 , 从而引起热失控 , 借此验证电池在极限工况下的安全性 。
钟叔驾道|比亚迪的钢针,“刺”中了宁德时代的神经?,钟观
文章图片
在2015版电动汽车强制性国标中,动力电池针刺试验是硬性要求 。 不过在最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 , 电池单体针刺测试已不再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出现 , 代替这一强制性标准的是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 。 由于针刺试验所模拟的情况非常极端 , 能够通过的电池少之又少 。 考虑到它的通过难度后 , 国家标准也并未把它纳入强制执行的范围内 。
新标准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方法 , 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 , 另一个是针刺触发热失控 。 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 , 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 。 也就是说 , 电池单体针刺实验并不是完全被删除 。 能够通过针刺试验 , 也意味着电池在应对包括异物穿刺/挤压以及负极析锂诱发内短路等极端情况下 , 具备足够高的安全性 。 毕竟连远高于国标的试验都能通过 , 那现行的标准自然也胜任有余了 。
虽然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针刺测试和实际应用场景不符 , 但这一实验的重要性 , 谁也无法忽略 。 退一万步说 , 既然是二选一 , 能完成严苛的针刺实验固然最好 。 欧阳明高表示 , “不管法规怎么变 , 它都是我们进行电池产品开发、电池性能检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 ”
根据资料显示 , 宁德时代是最新版GB《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起草单位之一 。 有意思的是 , 按照宁德时代自述的 , 早已掌握了电芯穿刺的技术 , 那为何提议取消针刺试验 , 从而用其它试验方法取而代之?为自己筑起更高的技术壁垒 , 不是更好么?
钟叔驾道|比亚迪的钢针,“刺”中了宁德时代的神经?,钟观
文章图片
实际上是由于针刺标准太过严苛 , 能量密度更高但化学物质更为活跃的三元锂电池根本无法通过该测试 。 如果作为强制性标准出现 , 众多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将面临电池慌 。
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75.6GWh , 其中三元锂电池累计销量53GWh , 占总销量7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20.6GWh , 占总销量比仅27.2% 。 可以看到 , 三元锂电池仍然是市场主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