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柳叶刀》刊发中国新冠疫苗第Ⅰ阶段初步研究成果:证实安全性、有效产生抗体

财联社(上海 , 编辑 史正丞)讯 , 欧洲当地时间5月22日 , 《柳叶刀》杂志刊发了以陈薇院士为通讯作者的Ad5-nCoV疫苗第一阶段实验初步报告 。 Ad5-nCoV疫苗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被证实安全、耐受性良好且能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疫苗 。
剂量■《柳叶刀》刊发中国新冠疫苗第Ⅰ阶段初步研究成果:证实安全性、有效产生抗体
文章图片

(研究论文 , 来源:柳叶刀官网)该研究对108名18-60岁健康成年人注射以腺病毒Ad5为载体的新冠疫苗 , 在最初28天实验结果显示有效且安全后 , 研究团队还将继续跟踪后续半年的情况 , 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免疫反应能否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
【剂量■《柳叶刀》刊发中国新冠疫苗第Ⅰ阶段初步研究成果:证实安全性、有效产生抗体】根据实验报告 , ELISA抗体以及中和抗体在接种第14天显着增加 , 并在接种后28天达到峰值 。 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接种后第14天达到峰值 。
在疫苗安全性方面 , 108名参加试验的人员被分为三个小组(平均年龄介于35.5-37.2岁) , 接受三种剂量的注射 。 在低剂量组中有30名(83%)、中等剂量组中有30名(83%)、高剂量组中有27名(75%)参与者报告了疫苗接种后的前7天内至少有一种不良反应 。
最常见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是疼痛 , 在58名(54%)接种者中出现 , 最常见的系统性不良反应是发烧(50 [46%])、疲劳(47 [44%])、头痛(42 [39%])和肌肉疼痛(18 [17%]) 。 在所有剂量组中报告的大多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 , 接种后28天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 。
剂量■《柳叶刀》刊发中国新冠疫苗第Ⅰ阶段初步研究成果:证实安全性、有效产生抗体
文章图片

(不良反应情况 , 来源:柳叶刀)根据公开信息 , 该疫苗使用的是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 , 该病毒容易感染人细胞 , 但无法引起疾病)将SARS-CoV-2病毒刺突蛋白的遗传物质传递给细胞 。 然后这些细胞产生刺突蛋白 , 并输送到淋巴结生成抗体 , 这些抗体会识别突刺蛋白并与冠状病毒展开站斗 。
在接种疫苗的两周内 , 所有剂量组都以结合抗体的形式触发了一定水平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不一定会攻击病毒)其中低剂量组(16/36 , 44%) , 中等剂量组(18/36 , 50%) , 高剂量组(22/36 , 61%) 。 同时一些参与者出现了针对SARS-CoV-2的可检测中和抗体 , 其中低剂量组(10/36 , 28%) , 中剂量组(11/36 , 31%) , 高剂量组(15/36 , 42%) 。
剂量■《柳叶刀》刊发中国新冠疫苗第Ⅰ阶段初步研究成果:证实安全性、有效产生抗体
文章图片

(疫苗有效性 , 来源:柳叶刀)在接种疫苗28天后 , 大多数参与者的结合抗体增加了四倍 。 其中低剂量组(35/36 , 97%) , 中剂量组( 34/36 , 94%) , 高剂量组(36/36 , 100%) 。 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中有一半参与者和高剂量组参与者的四分之三(27/36)显示出针对SARS-CoV-2的中和抗体 。
更为重要的是 , Ad5-nCoV疫苗还刺激了大多数志愿者的快速T细胞反应 , 在高剂量和中等剂量的疫苗中更是如此 。 这种反应在疫苗接种后14天达到峰值 , 低剂量组(30/36; 83.3%) , 中剂量组(35/36 , 97.2%)和高剂量组(14天时为35/36 , 97.2%) 。
剂量■《柳叶刀》刊发中国新冠疫苗第Ⅰ阶段初步研究成果:证实安全性、有效产生抗体
文章图片

(T细胞反应数据 , 来源:柳叶刀杂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 接种疫苗后28天 , 大多数接种者显示出T细胞阳性反应或具有针对SARS-CoV-2的可检测中和抗体 。 其中低剂量组(28/36 , 78%) , 中剂量组(33/36, 92%) , 高剂量组(36/36 , 10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