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大局已定!湖北夏粮丰收在望

我省确保今年粮食总产
稳定在545亿斤!
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5月22日 ,
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
夏粮丰收成定局
“全省小麦、马铃薯、油菜都将增产增收 。 ”5月22日 ,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向采访人员透露了这一好消息 。
气象部门预测 , 后期天气基本以晴好为主 。 目前全省小麦收获过半 , 月底前可以全部收割入库 , 丰收在望 。
成绩来之不易 。 今年春耕备耕时节 ,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 我省及时出台了“农7条”“农9条”“农20条”等政策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6个工作组 , 赴各市州督导政策落实落地 , 全省近百个县市出台相关细化文件 , 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两不误 。
许多无疫情或轻疫情的乡村 , 分时段、渐进式、科学化的生产有序进行;种子化肥等农资通过绿色通道陆续供货;农户通过线上咨询、线上订购 , 实现点对点服务 。 多方努力下 , 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正在消减 。
农机备战 , 保颗粒归仓 。 湖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 , 有襄阳麦区、荆江麦区、江汉麦区三大集中种植区 , 种植面积超过1600万亩 , 夏粮占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 。 5月以来 , 我省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协调支持 , 河南、江苏等兄弟省份支持湖北农机作业机具达1.6万台 , 全省夏收进度明显加快 。
同时 , 全省全力扩大春夏播粮食作物面积 , 早稻面积达177.8万亩 , 超出计划面积 。 中稻播栽1100万亩 , 玉米、大豆播种面积超过900万亩 , 同比均有增加 , 为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打下较好基础 。
政策支持不含糊
保粮食安全不是一个口号 , 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秋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等会议 , 安排部署粮食生产 。
“对今年粮食生产任务作了分解 , 明确了各个市州的目标任务 。 ”肖长惜说 。
当前 , 种粮比较效益持续偏低 , 有的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 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激励 , 保障粮食的稳定发展——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补贴投向田间地头 , 中央惠农补贴资金第一时间落地;
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水稻集中育秧、高标准农田建设、“籼改粳”等增粮工程;
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 , 连续三年调低的情况下 , 今年每斤提高一分钱 , 释放国家重视稻谷生产的重要信号 。
近日 , 我省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纾困十条” , 省财政统筹整合3亿元 , 对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种粮主体给予贷款贴息 。 今年是个特殊之年 , 我省除了继续对中稻晚稻进行稻谷补贴以外 ,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的早稻 , 纳入稻谷补贴范围 。
藏粮于技保产能
粮食丰收离不开科技支撑 。 数据显示 , 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 , 有力诠释了“藏粮于技”的内涵 。
一批粮食作物新品种正在加速选育 。 省农科院重点选育稻渔综合种养、水稻“一种两收”等生产急需的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 , 推广优质高产抗病专用旱粮新品种 。 以粮食作物优质品种种植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为目标 , 鄂中5号、虾稻1号、鄂麦006、鄂薯6号等一系列粮食作物新品种被“洒”向田野 。
一批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 。 水稻集中育秧、水稻精量穴直播、稻茬麦少免耕等一批绿色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新技术 , 在荆楚大地全面开花 。
我省连续多年化肥农药“负增长” , 粮食主产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 在各大商超 , 湖北生产的绿色大米、生态大米深受消费者青睐 , 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 。 全省以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主战场 , 今年底努力建成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 , 粮食综合产能每亩可提高100公斤以上 。
科技持续发力 , 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 种田正逐渐走出“靠天吃饭” 。
【湖北日报大局已定!湖北夏粮丰收在望】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 胡琼瑶 孟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