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伊利,吃相别这么难看( 二 )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句名言 , “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 。
早在2011年 , 就有媒体曝出 , 由于几大乳企形成了寡头垄断 , 即便是按照规范生产的规模化养殖企业 , 也无法获得“以质论价”的合理收益 。
当时 , 有的养殖企业主 , 经常会遇到“毙奶”(送鲜奶遭拒)的悲剧:
“他们说不合格就不合格 , 根本不用第三方检测 。 ”
“我们当天就找了第三方检测 , 发现脂肪含量完全达标 , 但他们就是不认可检测结果 。 ”
“头3天某牛拒收 , 给某利送过去却没问题 。 接下来的3天里 , 某利拒收 , 某牛又表示愿意收奶 。 ”
一顿操作猛如虎 , 养殖企业直叫苦 。
2018年 , 类似的情况仍有发生 。 当时 , 一家山西的供奶企业 , 发布实名举报文章《奶农哭诉:伊利公司威逼利诱 , 不签假保证书就不给结算奶款》 。
此后 , 双方进行谈判 , 不料这家企业法人随即失联 , 后被拘留 , 罪名:损害商业信誉 。
可是在二审宣判中 , 这家企业又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 本想维权 , 反遭维权 , 也是扑朔迷离 。
类似的事情 , 时有发生 。
在整条产业链中 , 底层的养殖企业是比较弱势的一个环节 。 对于乳企给出的各种苛刻条件 , 很多时候不得不接受 。
至于个中缘由 , 不外乎压价、扣点、扣奶等各种不必言说的道道儿 。
如果说 , 养殖企业还有一丝据理力争的筹码 。 而那些私人的养殖户 , 则几无招架之力 。
2016年 , 有养殖户在贴吧哭诉 , 自己家养的奶牛 , 必须投喂某乳企售卖的饲料 。 否则 , 生产的鲜奶 , 就没了销路 。
养殖户之所以不愿购买这种饲料 , 是因为其售价高出平均市价2倍以上 。 可见 , 某些乳企生财有道 , 触角不仅伸到牛乳上 , 还伸到了牛胃里 。
莫非 , 吃了他们的饲料 , 挤出来的奶 , 更香?
上游的养殖企业、养殖户已是苦不堪言;下游的普通消费者 , 日子也并不好过 。
02 安全第一
12年前 , 危险致癌物“三聚氰胺” , 出现在有着“免检产品”之称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中 。 举国哗然 , 群情激愤 。
12年后 , 郴州“大头娃娃”事件 , 再次引发众怒 , 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 , 那块早已破烂不堪的遮羞布 , 又一次被掀开 。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 , 按最新进展来看 , 这次事件已被定性为虚假宣传 。 说到底 , 无论是厂家 , 还是商家 , 这“锅”总得有人背 。
可是 , 那些尚在襁褓抑或蹒跚学步的孩子 , 他们的“痛” , 恐难弥补 。
近年来 , 国产乳制品的安全问题 , 十分堪忧 。 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 , 几乎从未离开公众视野:
2008年 , 三聚氰胺事件 , 三鹿、伊利等名牌奶粉均出现问题 , 被责令下架;
2009年 , 味全幼儿成长配方奶粉和味全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 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
2011年 , 乳品新国标制定 , 竟由乳企伊利、蒙牛合力起草 , 新标准不升反降 , 公众的讨论和质疑一直未断;
同年 , 一名1岁女婴 , 因吃合生元严重腹泄;
2012年 , 贝因美“异物门”持续发酵;
……
一次又一次挑动亿万家长的敏感神经 , 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几年间 , 国产奶粉逐渐失去消费者的支持 , 万马齐喑 , 几乎淡出了一二线城市 。
家长没办法 , 只能另求出路 , 选择购买进口奶粉 。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 2008年至2017年 , 我国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从4万吨增长到29.6万吨 , 涨幅超过7倍 。
2017年 , 我国的婴幼儿父母们 , 为世界上奶粉出口量最多的6个国家和地区(欧盟、新西兰、瑞士、墨西哥、美国和澳大利亚) , 贡献了将近一半的出口量 。
而另一边 , 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 , 则由原来的65%以上 , 一路暴跌到30%以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