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弃用京东方,国产柔性屏行业靠技术突围
近日 , 韩联社爆出华为的新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三星的折叠面板 。 据悉是因为有部分用户反应一代产品屏幕精良度欠佳 , 而且华为去年就开始考虑要和三星显示合作 。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 , 三星、华为、柔宇科技纷纷快速跟进 , 从2018年起开始陆续推出了自家的折叠手机 , 分别是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柔派 。 但在最关键的柔性屏硬件上 , 各家由于供货商不一样 , 所以屏幕体验、成本也有不同 , 因而屏幕质量还引起了一些争议 。但是 , 在全柔性屏上存在的屏幕折叠会凸起、屏闪、半片屏幕不显示、绿线等等问题 , 一直困扰着部分厂商 。 同时 , 工艺及良率等问题 , 也大大限制了产品的出货量 。 从目前公开的销售统计数据来看 , 华为Mate X系列的出货量有限 , 而且在有限的出货量中 , 也出现了一些屏幕问题 。 如此来看 , 也就不难理解华为为何会转而使用三星的屏幕了 。国产柔性屏尚在发展初期华为转而使用三星的柔性面板背后 , 不得不说国产柔性面板行业依然存在一些短板 , 尤其是在柔性屏的产能、良率、性能表现等关键方面 。 而且华为做此选择 , 无非是为了追求搭载使用体验更好的折叠屏 , 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换言之 , 华为转向三星这件事最简单直接证明了一个事实:国内屏幕供应链水平还有待进步 , 包括柔性屏的细分产业链这块 , 不论是工艺上 , 还是产能上 , 毫无疑问都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 , 国内柔性屏行业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 目前综合各方信息来看 , 国产的柔性屏供应商中 , 只有柔宇科技有全自研技术 , 并且是真正意义的全柔性屏 , 可承受数十万次弯折 , 其他面板厂商的柔性屏技术事实上都是从三星引进 。 由此看来 , 国产柔性屏行业在技术源头上其实已经不占优势 , 所以也就很难在良率、性能、体验等方面全部都有很好的表现 , 可以说 , 在这种情形下 , 整个国产柔性屏产业链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 。
技术决定成本和体验柔性屏幕体验不佳、折叠屏手机价格普遍高于一般智能手机 , 这些问题映射的还是技术和成本问题 。 提到折叠屏的技术 , 目前业内的柔性屏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三星和京东方都在采用的 LTPS技术(低温多晶硅技术) , 这种技术方案一直被用在传统液晶显示屏和传统OLED曲面显示屏中 , 发展历史比较长;另一种是柔宇科技自研的ULT-NSSP技术(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 由柔宇自主研发 。两种技术在柔性屏生产方案上有根本不同 , 所以在成本、体验、特性上也有不小的区别 。LTPS技术由于不能很好地满足全柔性屏生产时要求的低温 , 所以在良率上很难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 而且弯折的可靠性和次数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 反观ULT-NSSP技术 , 一方面使用的是非硅材料 , 能够以很低的温度去生产全柔性屏幕 , 另一方面通过简化制作工艺 , 提高了制作效率 , 所以ULT-NSSP技术制作的全柔性屏幕 , 在良率和成本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且从折叠屏终端产品来看 , 柔宇科技的柔派售价的确要比华为和三星的折叠手机低不少 , 而且使用体验并不逊色 , 在不少场景下甚至要明显优于华为和三星的折叠屏手机 , 比如固定斜视角下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色准 。 结合前面的技术差异来看 , 柔宇科技在终端科技上表现出的优势就不难理解了 , 即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和体验优势 , 可以说柔宇科技自研的ULT-NSSP技术与三星、京东方的LTPS技术相比 , 在性能、良率等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点 , 现在是柔性屏产业链的发展初期 , 所以差异化技术带来的终端差异 , 尤其在成本和性能上 , 自然也非常明显 。 某种程度上 , 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技术路线会为厂商提供不同的起跑速度和加速度 。量产和产能的较量更好的面板更贵 , 所以华为转用三星面板 , 成本显然不是主因 , 不过从前面提到的供货能力来看 , 产能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 。 现在虽然是柔性屏产业的起步阶段 , 但从整个C端市场的表现来看 , 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尝鲜热情很大 , 折叠屏产能的需求远比想象中要大 。 对几家柔性屏供货商而言 , 是否具备量产能力 , 以及产能的大小 , 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
从目前各品牌折叠手机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 , 显然三星柔性屏的量产能力要大幅领先于京东方 。 但同时 , 最早发布折叠屏手机的柔宇科技也不能忽视 , 据柔宇科技方面提供的信息 , 早在2018年年中 , 柔宇科技就实现了全柔性屏的量产 , 而且目前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 , 据悉其一期产能为每年280万片 , 二期建成后的产能则可以达到每年880万片 。 站在终端市场的需求来看 , 柔宇科技的量产能力和产能规模 , 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头部手机品牌的大批量的出货需求 。对尚处发展初期的柔性屏来说 , 越早量产就越能在成本上拥有更大的优势 , 并辐射到终端设备上 , 形成比较可观的竞争价格 。 以现在的情况看 , 如果华为真的转向使用三星的柔性面板 , 其实对三星而言也会产生负担 , 毕竟华为的折叠屏手机需求并不小 。 而且年初也有消息指出 , 三星在加速扩张AMOLED折叠屏的产能 。对比来看 , 在这场产能战中 , 柔宇科技的产能设计目前足以应付整个折叠屏市场的需求 , 而且由于在技术上占有优势 , 因而随着柔宇科技产能的不断扩大 , 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幕量产的成本优势也会得到进一步放大 。深挖应用潜力各家追逐柔性屏产能的目的 , 不仅仅在于折叠屏手机更高的出货量 , 其实还指向了柔性屏可能应用的其他终端产品 。 除手机外 , 在汽车行业、家居行业 , 甚至在运动时尚行业 , 各家厂商也在不断尝试与柔性屏融合的可能 。 其中柔宇科技的表现非常积极 , 在手机行业之外 , 柔宇科技还与LV合作制作了带屏包包 , 也和空客联合开发了机内显示屏等 。
推荐阅读
- 最悲惨情境?外资预测 华为最后恐终止手机部门
- 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
- 英国:正评估美国新规影响,然后再考虑是否用华为
- 华为或迂回采购台积电芯片?联发科:我不是,我没有
- 给大家说一个比华为更厉害的公司,专利全球第三
- 突然反转!全球通讯巨头宣布采购华为5G设备
- 华为Mate 40首发!麒麟1000由台积电代工:5nm工..
- “中国芯”回归A股!受美国制裁难当华为备胎?
- 德国执政党促排除华为参与5G建设
- 美国打压华为致3nm工艺延期半年?台积电: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