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灭亡?

北京联盟_原题是:如果没有李自成 , 明朝会不会灭亡?
李自成@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灭亡?
文章图片

比起“明亡于李自成”的扎心历史来 , 比这更“扎心”的事实就是:不管有没有李自成 , 明朝的灭亡 , 都差不了那几年 。 比如“取代”明王朝入关的清朝顺治皇帝 , 就对这“扎心事实”感同身受 。
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 , 坐稳天下的顺治帝下令 , 要官员们好好整理保护明朝留下的黄册文件 , 以便新朝统筹人口赋税 。 但接着就被雷了一下:户部尚书孙廷铨叫苦说 , 晚明的黄册 , 这些理论上该每十年“造册” , 做到精确统计的珍贵资料 , 内容却是胡编乱造扎堆 , 各地的人口户籍状况 , 特别是农村人口 , 竟都是相互间乱抄 , 有的崇祯年间的“黄册” , 竟拿着朱元璋年间的“黄册”抄一气 , 把老祖宗都“挖”出来造假 。
李自成@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灭亡?
文章图片

尤其搞笑的是 , 明末“造册”的官员 , 还喜欢搞“超前思维” , 为了图方便 , 干脆把几十年的黄册 , “一次性”统统造完 , 需要核查时就拿出来凑数 。 明思宗朱由检明明是崇祯十七年(1644)上的吊 。 清朝官员竟然还清理出了“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 。 如此“穿越作品” , 让顺治帝君臣也哭笑不得 , 只能当垃圾一样扔了 。 过了没几年 , 这些“黄册”更常堆在南京街上公开售卖 。 以明朝遗民方文的叹息说“路旁堆积如芦柴” , 就是一堆废柴啊 。
为何如此废柴?想想也就明白 ,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 , 大量本该为国家纳税的土地 , 全被权贵官僚们巧立名目侵占 , 一代代本该“上黄册”的自耕农们 , 也就成了苦命的破产流民 。 蛀虫们像吸血一样侵吞着明朝的土地 , 再拿这些造假黄册糊弄事 , 也疯狂地催生着各地的“李自成们” 。 以学者马伯庸的话说 , “大明的覆亡实际上是一次系统性的崩溃” , 而这些黄册 , 则是“一件充满讽刺意味的死亡物证 。 ”
李自成@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灭亡?
文章图片

而比起被雷得不轻的顺治帝君臣们来 , 明朝文学家吴应箕 , 却早在明末大乱前夜 , 就深味了这细思极恐的未来:明朝天启七年(1627) , 清晨路过河南真阳的他吃惊的发现 , 自己走过了这几十里道路 , 本该都是肥沃的良田啊 。 就连田亩之间的边界 , 都依然清晰可见 , 可土地上却是一片荒茅白草 , 显然已弃耕了好些年 。 那年还是河南风调雨顺的一年 , 可走过附近村镇 , 遇到的也全是老人 , 青壮年都稀少 , 更别提耕地了 。
为何会“放着好好的地不耕”?吴应箕细一问才直到 , 这些他走过的荒地 , 前些年都是“膏腴之业” , 可明末土地兼并加剧 , 地给“兼”走了 , 多出来的赋税 , 就得其他苦老百姓买单 , 甚至“人去而粮尤在” 。 外加从知县到衙差 , 简直是层层加派 , 正常交一份税 , 就要“加码”到七八倍 。 交不起就只能跑 , “贫者则尽弃户而去” , 就留了一片光秃秃的地 。 如此惨景 , 吴应箕当时也“不觉浩叹” 。 接下来的事情 , “浩叹”后就可以想 。
此情此景 , 并非是哪一年的特例 , 而是从万历晚年到崇祯上吊的近半个世纪里 , 明王朝国土上每年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活剧 。 比如就在吴应箕“浩叹”的河南 , 权贵们的土地兼并 , 就已进入到疯狂阶段 , “田之多者千余顷 , 即少者亦不下五六百顷” 。 看过这疯狂场面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明末一度穷途末路的李自成 , 在河南振臂一呼 , 就立刻如烈火燎原般复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