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保国想到水浒中牛二

令狐不败马保国老师 , 是太极拳高手 , 挑战自由搏击 , 结果30秒被KO 。 好在 , 老人家性命保住了 。马老师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 还是值得赞扬的 。这场比拼 , 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水浒》里的一个人 。当然 , 我不是把马老师比作《水浒》里的这个人 , 只是从中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 , 不要挑战别人 , 不要挑衅高手 , no zuo no die这话 , 放在古今中外 , 都是有道理的 。一我们说的这个牛老师 , 是个泼皮无赖 , 名叫牛二 , 人送绰号没毛大虫 。这家伙的专业是地头蛇 , 特长是在街头撒泼、行凶、胡闹 , 惹了几场官司 , 连开封府也治他不下 。这种人 , 我们身边似乎都有 , 有一股混不吝的劲儿 , 人高马大 , 胡子拉碴 , 功夫不高 , 但好歹也练出一点肌肉 。脑补一下:这样的人上街 , 都是横着走 , 或者光着膀子 , 或者露着肚子 , 或者那个大棒软鞭啥的 , 特威风的样子 。这种人 , 看见好吃的 , 随手拿点;看见好姑娘 , 随手摸下 。 一般老百姓惹不起 , 躲着走;正经买卖人家 , 都奉行和气生财 , 碰到这种人 , 掏点钱 , 孝敬孝敬 , 一来二去 , 这种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 觉得自己不是牛二 , 而是牛大 , 厉害着呢 。一些县城或农村的市集 , 都有类似这种混混 , 大家惹不起 , 也躲不起 , 只有忍气吞声 , 所以 , 打黑除恶是有一定的社会需求的 。这类人天天街面上晃荡 , 和开封府的那些地方巡捕 , 也混个脸熟 , 他也不是罪大恶极 , 你也没法判他个十年八年的 , 谁要是告他 , 他扭头报复起来 , 官府还真不管 。于是 , 牛二这类人 , 慢慢觉得自己就是大爷 , 自己功夫真的是技高一筹 , 别人不敢和自己打 。 除非是有关部门发动打黑除恶 , 否则他们真的还啥都不怕 。杨志 , 是个倒霉鬼 。丢了花石纲 , 给枢密院打点 , 给高太尉说好话 , 虽然没进监狱 , 可丢了官儿 。 对指望封妻荫子给父母祖先争光的杨志而言 , 这下可是大好前途彻底毁了 。一个朝廷正规处级干部 , 还没来得及买房 , 就犯了错误被双开 , 前途渺茫 。 因为打点关系花光了钱 , 成了穷光蛋 。一个人 , 孤零零地流浪在帝都的街头 , 只有一把宝刀相伴 , 这种孤独和寂寞 , 这种失意与绝望 , 是杨志从来没有过的 。此刻的杨志 , 甚至觉得王伦劝他落草为寇也有道理 。一个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小混混 , 一个对人生感到绝望的失业青年 , 就在帝都的天汉州桥附近 , 相遇了 。二牛老师是个泼皮 , 没学过太极 , 也没练过咏春 , 但他不是完全蛮不讲理的那种人 。他看到一个落魄青年在自己地盘上卖刀 , 见面先是询问价格 , 而不是直接抢 。杨志说:“我这宝刀卖3000 。 ”牛老师说:“啥破刀啊 , 不就是切豆腐、切白菜么 , 我看也就是值30 。 ”牛老师的砍价本事 , 够高的 , 直接减去两个零 。在杨志这种武痴看来 , 你侮辱我可以 , 但不能侮辱我的刀 。 于是 , 他解释说 , 我的刀有三大特点:第一 , 砍铜剁铁 , 刀口不卷;第二 , 吹毛得过;第三 , 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是个较真的人 , 而且他见过的只有切菜刀 , 没见过什么宝刀 。 在他眼里 , 刀不会这么厉害 , 刀就是用来切菜的 。 人也没那么厉害 , 他吓唬几句 , 想要的东西就都拿到了 。实在不行 , 摆个打人的pose , 花拳绣腿比划比划 , 也就得偿所愿了 。可杨志没有工作 , 没有钱 , 有的只是面子、自尊 , 和身上这把宝刀 , 他一定要证明刀是宝刀 。于是 , 比赛正式开始 。三第一场 , 砍铜剁铁 。 很简单 , 一刀把一枚铜钱剁为两半 。第二场 , 吹毛得过 。 也简单 , 牛老师拔下一把头发 , 杨志对着刀一吹 , 头发被砍作两段 , 纷纷落到地下 。很多人只看到牛二撒泼的一面 , 却看不到他的付出 , 他外号是没毛大虫 , 可能说他是没有毛的老虎 , 也可能说他没多少头发 。 为了比赛 , 可能没有多少头发的牛二 , 拔下一把头发让杨志砍 , 也是拼了 , 其心可嘉 。第三场 , 杀人刀上没血 。 这个不好玩 , 如果不杀人 , 就不能证明;如果杀人 , 就得偿命 。牛二为了泼皮的尊严 , 也是拼了 。 杨志说帝都怎能随便杀人 , 弄条狗杀杀试试吧?牛二坚决不同意 , 这体现了他执着、不糊弄的专业主义精神 。牛二说 , 要不你杀我吧!你不敢杀我 , 对吧?那你就没法证明刀是杀人不见血的宝刀 , 刀就得归我 。 然后 , 开始使用类似太极推手之类的功夫 , 来揪杨志 。杨志也不糊涂 , 他先是大喊 , 让周围的吃瓜群众做个见证 , 然后 , 一刀下去 , KO了牛二老师 。结果 , 杨志连搠两刀 , 牛二血流满地 。事实证明 , 牛二老师是对的 , 杨志的刀确实做不到杀人不见血 。四这只不过是《水浒》里的一个小插曲 , 杨志的结果是刺配大名府 , 宝刀也被没收 。自古以来 , 像牛二这样的小混混 , 大多数情况下混得如鱼得水 , 99%的本地人 , 不想招惹他们 , 这更加助长了他们这种人的气焰 。这99%的人 , 都盼著有个侠客能出面惩治这样的泼皮无赖 , 而这个侠客如果被打败 , 受侮辱 , 却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我们可以想像 , 如果杨志一时认怂 , 不敢还手 , 牛二再纠结几个人过来群殴一顿 , 周围的看客们 , 是没有人出来帮助这个落魄失业青年的 。最多是 , 混混们走后 , 几个好心的老头老太太过来说 , 孩子啊 , 走远点儿吧 , 这个牛二咱惹不起 。说这话的时候 , 还要四周看看 , 生怕混混们听到 。牛二所代表的 , 就是这么一帮没有真本事、靠耍赖谋生的人 , 一个可悲的事实是 。 侠客只是存在于金庸、古龙的想像中 , 这样的坏人 , 官府不管 , 捕快不管 , 他们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是高手 , 别人打不过自己 。对于杨志而言 , 庆幸的是吃瓜群众有良心 , 凑钱给他买饭 , 还帮他四处打点 , 牢头们也看他是英雄 , 不要他的钱 , 还予以照顾 。 法官故意把罪责说得轻了 , 故意杀人弄成了打架斗殴 , 杨志得以保命 。《水浒》充满了人性的险恶和狡诈 , 但帝都的吃瓜群众和基层官员 , 让人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 让人感受到正义的存在 。杀死泼皮的事 , 江湖上很快传开 。 杨志和鲁智深初次见面 , 互通姓名后 , 鲁智深哈哈一笑说 , 你莫不是那个在东京卖刀杀了破落户牛二的杨制使?英雄惜英雄 , 好汉惜好汉 , 行侠仗义的鲁智深 , 自然会喜欢杨志 , 就像打败马老师的王庆民 , 见到徐晓冬可能也会哈哈一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