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清楚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无兄弟(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晁盖这样的人是没有意识到的 , 他意识到自己被架空的时候 , 已经中了毒箭倒于马下 。他和中国古代的万千农民起义的领导人一样 , 仅凭热血出身 , 在宋江的逐步蚕食下 , 丢掉了自己的梁山泊寨主地位以及性命 。而公孙胜却不傻 , 他看透了宋江的阴谋 , 和宋江手下的梁山泊未来发展的方向 。那时的“聚义厅”还不是宋江的“忠义堂” , 一众好汉在其中是随意座位 。
晁盖唯一一次明眼 , 看出了宋江“孝义黑三郎”的名头在梁山里有很大的呼声 , 便假意测试他 , 问他要不要坐聚义厅的第一把交椅 。因为当时生辰纲一事是宋江给他透露了消息 , 让晁盖等人有机会提前跑路 , 相当于救了他一命 。不过宋江不傻 , 哪有上门才不久便坐首位的道理 , 这比鸿门宴还假 。不过他给出的借口是 , 晁盖大他十岁 , 当有哥哥来当寨主 。意味不言而喻 , 哪有凭年纪当老大的道理 , 自然是不服晁盖的能力 。不过他们四人还是按晁盖第一 , 宋江第二 , 吴用第三 , 公孙胜第四这样的位置落于上座 。
聚义厅分道
晁盖也并非没有主意 , 他想了一个改革的办法 , 现在梁山泊人越来越多 , 要让大家都有动力和激情去干事 , 就得有奖励 。于是他说 , 不如我们按功劳把下面的座位排序 , 功劳出得多 , 人就座前面 。而宋江却发言 , 按功劳来分高下 , 我们先按梁山原先的头领坐左边主位 , 新来的头领坐右边客位 , 之后再按出力多少排序座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乍一听这是尊重主人先来后到的道理 , 实际上宋公明之心人人皆知 , 这就把梁山分为“晁盖派”和“宋江派” 。也是给了晁盖一个下马威 , 他对于自己拉拢人心的能力有自信 , 才敢于跟”老人“晁盖叫板 。果不其然 , 他赌赢了 。来到左边的人不仅有循”及时雨“之声而来的花荣、李逵 , 甚至还有晁盖之前收留的黄信、吕方、金大坚、石勇等人 。而右边的”晁盖派“只有最初的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九人众 。台下的好汉可能还感觉不到什么帮派之争 , 台上的四人却是变了脸色 。除宋江外的吴用、公孙胜自然是“晁盖派”的元老 , 不过这一站队 , 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吴用自知晁盖式微 , 在后面宋江的拉拢下便坚实地追随他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清楚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无兄弟】而公孙胜 , 眼见自己的理想实现无望 , 便是留之无益 , 不想再继续效力了 , 于是他与梁山第一次分道扬镳 。他看透了宋江对于梁山大局的掌握 , 以及晁盖势必的失落 , 他不忍看到昔日的义士被篡权的一天 , 而梁山已经违背了他的初心 , 他便借故看望母亲离开了梁山泊 。
他的人生理想是救济苍生、不谋名利 , 正如同作者施耐庵给他安排的“天闲星”名号一样 , 他的命运就是急流勇退 , 颐养善终 。《水浒传》里被世人只记得的是侠情仗义 , 而其中的冷暖人情世故 , 却是凄凄惨惨戚戚呀!之后再回归救梁山于水火 , 也在大战之前离开 , 原因就是在于他看透了人生追寻“正法”的追求 , 只不过是镜花水月 , 想要在人间有一番事业反抗不公实属登天之难 , 因此专注于道业 , 得以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