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三国诸葛亮为何在汉中盆地东西两侧新建汉城、乐城?其目的何在?
蜀汉政权攻占汉中之后一直(除姜维掌握军权时期)采用"在外围据点以险抗敌 , 不让敌人入汉中盆地 。 "的防御策略 , 然而诸葛亮让陈式攻占阴平、武都两郡之后 , 马上在汉中盆地之内新增设汉城、乐城两城 。 为何不是在外围增设军事据点而是在内增设两城?难道打算更改一直贯彻的防御策略?还是另有目的?
本文插图
局势
建兴六年(228)春季 , 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出祁山 , 但街亭的失守全盘打乱计划 , 只能迁徙西县(今甘肃礼县东北)千余家返回汉中 。
同年夏天 , 东吴在石亭之战大败曹休 , 魏军东下 , 镇守关中兵力虚弱 。 于是同年冬季 , 诸葛亮出散关 , 包围陈仓 , 但魏将郝昭发挥得太出色 , 攻打二十多天未能攻破城池 。 汉军因军粮供给跟不上只能撤退 , 期间斩杀追击的魏将王双 。
建兴七年(229) , 诸葛亮派遣陈式成功攻占阴平、武都两郡 , 扩大汉中西、北面防御区域 。
建兴五年(227) , 诸葛亮率军驻入汉中之后 , 刚继位不久的曹叡本相征讨汉中 , 在孙资的劝导之下 , 采取派遣将领固守险要之地的防守策略 , 休养生息 , 增强国力 。
本文插图
新建两城
据史料记载 , 公元263年 , 魏灭蜀之时蜀国共28万户 , 94万人;魏国共66万户 , 443万人 , 魏国人口为蜀国人口的四五倍 。 三国时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 , 故此 , 人口数量左右一个国家的国力 。
可以简单理解人口越多GDP越高 , 国家越强盛 , 之所以三国之间经常出现迁徙敌方百姓的事情 , 甚至还发生孙权派遣一万人马远渡海洋到台湾、日本地区 , 打算迁徙当地人的事件 , 结果未到达日本 , 只迁徙台湾民众 , 可想而知 , 当时人口的重要性 。 (黄龙)二年春正月 , ……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今台湾)及亶洲(今日本) 。 亶洲在海中……所在绝远 , 卒不可得至 , 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 >>> 《三国志·吴主传》
本文插图
蜀汉政权的大管家诸葛亮 , 何尝不知此状况 , 他三番五次地北伐 , 曹魏可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 , 肯定会"礼尚往来" , 魏国征讨蜀国是迟早的事情 。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 , 只有事先充分考虑各种状况并作出相应对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蜀汉只能利用蜀地险峻的地理弥补其实力的不足 , 之所以在阳安关、赤崖、黄金、兴势、赤坂等外围据点做好充分准备 。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倘若丢失这些外围据点则敌军轻松通过沔水可直达进入益州腹地的关头(今宁强阳平关镇)等地 , 直接威胁益州本土安全 。
本文插图
眼尖的军事迷会冒出疑问 , 敌军过沔水一半之时阻击多好?厉害 , 说到点子上了 , 诸葛亮先生 , 肯定也想到此点 , 当时沔水南岸无阻击的据点 , 于是诸葛亮新建两城作为后备据点 , 以对应最糟糕的状况 。
汉中盆地东西长约116公里 ,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 单设一个据点将会顾此失彼 , 且主要威胁汇集于东西两个方向上 , 故此 , 在沔水南岸东西两个方向各设据点是最合理不过 。
在西面 , 阳安关斜对面沔水南岸新建汉城 , 可以阻击经陈仓道、褒斜道而入侵的敌人;在东面 , 成固斜对面沔水南岸上新建乐城 , 可抵抗从子午谷、傥骆道、西城方向入侵的敌人 。
推荐阅读
- 芙蓉文史|来自东方的盛宴—清代传统饮食文化为何在欧洲成为贵族风尚?
- 老张聊史|蜀汉存亡之际,曾被诸葛亮七擒七放的孟获,为何不去救援?
- 安娜说历史|三国真正的第一武将,吕布和关羽都不是其对手,连赵云都忌惮三分
- 鲸鱼太像鱼了|三国武将战力排行,十名超一流战将垫底的人,或许是你不想看到的
- 鲸鱼太像鱼了|赤壁之战是东吴扛下来的,诸葛亮就借了个东风,为啥还叫孙刘联盟
- 大仙唠嗑|三国二十四名将有多少人能说下来?快来这里看看吧
- 时政武汉市如何在十多天内完成近千万人核酸检测
- 鲸鲸说历史|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数次北伐?
- 映真TB|"同根生"却形同陌路的高句丽与百济,为何在组队后,背后捅刀?
- 非洲确诊病例累计超15万例,南非、埃及、尼日利亚三国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