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轴苏轼《寒食帖》:如果非要估价,那就是无价( 三 )
冯展云去世后 , 被文渊阁大学士 , 北京国子监祭酒盛昱(字伯羲、伯熙等 , 号韵莳等 , 爱新觉罗氏 , 满洲镶白旗人)密藏 。
盛昱去世后 , 复由大收藏 , 书画鉴定家完颜景贤(字享父、任斋 , 号朴孙、卯庵、小如岸等 , 满洲镶黄旗人)收藏 。
公元1918年 , 《寒食帖》又到了收藏家颜世清手里 。 这一年的12月19日是苏轼诞辰881年 , 颜世清作跋以作记念!东坡《寒食帖》山谷跋尾历元明清叠经著录 , 咸推为苏书第一 。 乾隆间归内府曾刻入《三希堂帖》 。 咸丰庚申之变 , 圆明园焚 , 此卷劫余流落人间 , 帖有烧痕 , 即其时也 。 嗣为吾乡冯展云所得 。 冯没 , 复归寓郁华阁 。 展云、伯羲秘藏不以示人 。 亦无钤印、跋尾 。 意圃云“逝十年”始由朴孙完颜都护购得 。 ”越六年是为戊午 , 乃由朴孙转为寒木堂 。 此数十年未经著录辗转递藏之大概也 。 余恐后来无由知其源委用持 , 识于卷尾 , 若夫 , 书之精妙 , 前人评定 , 第一断推 , 古今公论 , 余复何言?戊午东坡生日瓢叟颜之记 。 公元1922年 , 颜世清在日本游览时 , 将《黄州寒食帖》以60000元的高价出售 。 被日本大收藏家菊池晋购得 。
在菊池手里 , 和冯展云一样 , 都视《寒食帖》为生命 , 都有一场似乎是注定的火劫 , 公元1923年9月 , 日本东京发生大地震 , 菊池家因灾致火 , 所藏古代书画几乎全部被毁 , 菊池先生冒着火烧崩塌的危险 , 把《寒食帖》抢救了出来 。
不久 , 菊池将《黄州寒食帖》寄藏于好友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内藤虎次郎(号湖南)处 , 公元1924年4月 , 菊池先生嘱请内藤为《黄州寒食帖》题记 。 内藤两次题跋 , 记录下《黄州寒食帖》从中国藏至日本的大概情形: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卷引首乾隆帝行书“雪堂余韵”四字 , 用仿澄心堂纸致佳者 。 东坡诗、黄山谷跋并无名款 。 山谷跋后又有董玄宰跋语 。 张青父《清河书画舫》云 , 东坡草书《寒食诗》当属最胜 , 卞令之《书画汇考》亦已著录 。 阮芸台《石渠随笔》云 , 苏轼《黄州寒食诗》墨迹卷后有黄鲁直跋 , 为世鸿宝 。 “戏鸿堂”所刻止苏诗、黄跋 , 其后张縯一跋人未之见其跋云云 , 彭大司空云 。 縯跋所谓永安 , 庭坚为作仁宗皇帝御书采访人员也 。 庐山府君乃公裕弟公邵 , 官通直郎 , 知庐山县 。 张氏世为蜀州江原人 , 云出留侯之裔 , 故以三晋署望也 。 虎按:卷中“埋轮之后”印实系张氏所钤 。 又有“天历之宝”及孙退谷、纳兰容若诸人印记 , 可以见乾隆以前历世迭更珍袭之概 。 乾隆以后授受则详于颜韵伯跋中矣 。 韵伯为颜筱夏方伯子 , 家世贵盛 。 大正壬戌来游江户 , 时携此卷遂以重价归菊池君惺堂 。 癸亥九月关东地震 , 都下毁于火者十六七 。 菊池氏亦罹灾 。 先世以来收储荡然一空 。 惺堂躬犯万死取此卷及李龙眠《潇湘》卷而免于灾 , 一时传为佳话 。 此卷悉脱圆明之灾 , 今复免旷古未有之震火 , 虽云有神物呵护 , 抑亦惺堂宝爱之力矣 。 及惺堂命以跋语为书其事于纸尾 。 此卷为见存东坡名迹第一 , 则张、董诸人已道之 。 张文襄亦称为“海内第一”(见梁节菴题签 , 节菴者 , 文襄门下士也)微特芸台谓为无上妙品 。 (《石渠随笔》评东坡《武昌西山诗帖》卷云“苏迹”极多 , 当以此与《黄州寒食诗》为无上妙品)可知精金美玉市有定价云尔 。 甲子四月内藤虎书 。
本文插图
予于丁巳冬尝观此卷于燕京书画展览会 , 时为完颜朴孙所藏 。 震灾以后 , 惺堂寄收予斋中半岁余 。 昕夕把玩 , 益叹观止;乃磨乾隆御墨;用心太平室纯狼毫作此跋 , 愧不能若东坡 。 此卷用鸡毫弱翰而挥洒自在耳 。 虎又书 。
1948年 , 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王世杰先生打听到《寒食帖》的下落后 , 低价购得此宝 , 后来带到了台湾 , 回到中国人手进而 , 《寒食帖》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园 。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外交部:美方限制中国留学人员签证是开历史倒车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苏卿讲历史|唐朝皇帝最怕过这几天,刚开始很兴奋,之后每天都要装病躲过去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鉴赏历史|古代有钱人三妻四妾,为何还要养丫鬟?原来是有一件事妻妾做不到
- 小辫儿说历史|“定远号”打捞现场,船体破败不堪,部分零件被日本运走盖了别墅
- 南書房|?从电影《勇敢的心》中,探寻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
- InfoQ|从编译原理出发,看看你和资深 coder 差在哪儿?| 极客时间
- 湘潭e时间|湘潭市第十一中学举行“5.25我爱我”心理开放日活动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