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们还有肥肠

至少我们还有肥肠
作者:MC拳王老张这次还乡之旅 , 只有一个目的 , 江油肥肠 。老张其实是成都人 , 50年前 , 他在江油下乡当了4年知青 , 然后以优异的表现被公社推荐去北京念大学 。 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工作、辞职、创业、当老板 。 所以说江油可以算是老张的第三故乡 。1974年后 , 老张再也没有回到过江油 。 他几乎每年都会回成都 , 但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不去江油 , 这个离成都只需2小时车程的小城 。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 , 如锦衣夜行 , 当然楚霸王是没有生在当代 , 他不知道现代人更倾向于在夜里穿上华服 , 因为当代的夜里有灯 。 同理 ,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你无需真正回到故乡 , 只要足够出名 , 例如刘强东 , 或者大衣哥 , 哪怕穿上隐身斗篷夜行 , 你的老乡都会目光如炬地把你认出来 。老张也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 毕竟他已是名动天下的大企业家 , 在他的第三故乡江油 , 那些故人们会不会知道当年的江油小张早已是北京老张 。 故人的想法就这么重要吗?当然重要 , 不然老张也不会那么多年都不回到江油 , 哪怕他再馋那一碗红烧肥肠 , 也要扭捏作态 。 锦衣华服虽惹人艳羡 , 但故乡和大城市不一样 , 故乡有故人 。老张这次启程回江油 , 对外宣称是因为下乡50周年纪念 , 而有贴近他的消息人士传播八卦 , 说深层次的原因是老张在半年前离婚了 。 —-江油人一直有丧事喜办的传统 , 而宴席的主菜自然就是让江油闻名天下的肥肠 。人到中年 , 离婚半年 , 值得回乡吃一顿肥肠 。至少我们还有肥肠
至少我们还有肥肠
正如前述 , 当代的锦衣夜行人是不愁没人看见的 , 这不老张机票都还没买 , 还乡的消息就已经在江油传开 , 甚至成为传说 。 有说他是回去考察当地实体经济准备投资的 , 有说他是回去给父老乡亲发红包的 , 还有人知道他离婚的事 , 说他应该是回去搞第二春 , 很可能是网恋奔现 。每当有人问到这个问题 , 老张总是淡淡一笑 , 说我是回去吃肥肠的 。老张来到了江油 , 他的目的地不是美食节目里那些网红肥肠店 , 而是直奔太平镇 。 50年前 , 这里叫作太平场 , 是旧江油最繁华的商业区 , 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扩大日渐凋落 , 汶川地震后更是因为老建筑和棚户变成危建 , 最终进行了片区改建 , 成为了现在的太平古镇 。 老张站在仿古建筑街上极目四望 , 满眼都是1974年9月3日 , 他站在太平场的集市上无所适从的样子 , 那年他还是小张 , 刚满19岁 , 徒步了60里来到这里 , 只想吃一碗红烧肥肠 。至少我们还有肥肠
至少我们还有肥肠
再过两天他就要回成都了 , 他已经收到了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铺盖卷都打包了 , 但仍然扭捏着不愿动身 。 公社书记问他怎么啦?是不是跟哪个江油姑娘钻茅草堆了 , 舍不得走?这种事我见过 , 隔壁梓潼有个推荐上北大的 , 为了一个大屁股姐姐留了下来!这不丢人!小张腼腆地笑了 , 说我只是听闻太平场的国营餐厅有红烧肥肠售卖 , 我来江油4年 , 每天听乡亲们吹得天花乱坠 , 说肥肠是江油三宝之首(另两宝为李白和窦圌山) , 但连红烧肥肠长啥样都不知道 。 后天我就要回成都 , 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公社书记肥肠感动 , 觉得小张这小伙子志在千里却不忘足下 , 不但批了他的假 , 还发动大家捐款给小张凑路费和肠费 。 小张为了多吃点肥肠 , 选择把路费转换成肠费 , 他放弃坐车 , 徒步60里路来到太平场 , 他站在餐厅前 , 盯着墙上的粉笔字 , 兴奋得浑身战栗 。“红烧肥肠8毛 , 米饭1碗1毛”“同志 , 来2份红烧肥肠 , 5碗米饭!”小张豪气干云 。 而天性严谨的他为了确认所带现金和粮票是否足够支付 , 下意识地在挎包里摸索 , 摸了半天任何纸制品都没碰触到 。 小张不死心 , 又把挎包翻了个底朝天 , 仍然是一无所获 。 这下他傻眼了 , 钱票多半是在集市上被人偷了 , 这小偷偷的不是钞票 , 也不是肥肠 , 而是小张的梦想 , 是支撑他徒步60里山路 , 支撑他熬过这4年时光的旗帜和方向 。“我日你妈!日你妈 。。 你妈 。。 妈 。 ”小张怒极而骂 。 骂声若雷鸣一般远远传出 , 碰到远处的山壁又形成回声 。服务员被小张骂得愣住了 , 她想见过嫌饭菜不合口而骂娘的 , 刚点完菜就开始骂的还是第一次见 , 她卷起袖子准备骂回去 , 正在思考引用哪段毛主席语录比较合适 , 突然一只指如削葱的玉手搭上了她的小臂 。那是另一个服务员 , 小张不知道她的名字 , 多年以来一直在心里管她叫“阿肠” , 以感激她的赠肠之恩 。 阿肠是个聪明姑娘 , 当时应该是看出了小张的愤怒非比寻常 , 跟她爹得知林彪叛逃时的神情差不多 , 肯定大有缘由 。 于是阿肠示意那个准备引用毛主席语录的服务员让她来解决 , 她走到小张座位旁 , 对着兀自看着挎包咬牙切齿的小张说:“同志 , 是谁让你如此愤怒?勃涅日列夫吗?”“不是 , 是小偷 。 他把我的钱和粮票偷了 。。。 我吃不了肥肠了 。 我走了60里路 。。。 我盼了整整4年 。。。 我做春梦时都梦见在肥肠店 。。 ”小张也不知为何 , 如同被催眠一般说出了心里话 , 说着说着竟带着哭腔 。 也许是阿肠的声音太过温柔 , 让他想起了死去的姐姐 。 姐姐是那么地疼爱他 , 在困难时期 , 姐姐省下自己的定量给他吃 , 自己却经常吃捡回来的菜叶子 , 甚至是树皮 。 她就是在那时落下的病根 , 虽然后来吃饭问题解决了 , 但她还是死在了林彪前面 。“姐姐 。。 ”小张呢喃道 。“你叫谁姐姐呢 , 我有这么老吗?”阿肠嗔怪道 。 小张猛地从恍惚中惊醒 , 抬头一看阿肠 , 这不是他姐姐 , 是个杏眼柳眉 , 长颈细腰的少女 。 小张窘得满面通红 , 他想解释一通 , 但决定逃胜于言 , 起身就欲离去 。阿肠叫住他 , 说你不是点了2份肥肠和5碗饭吗?“我 。。。 我痔疮犯了 , 吃不了油腻 。 ”小张找了个体面的理由 。“没事 , 吃肠补肠 。 ”阿肠拉住小张 。“嗯 。 ”小张从善如流一屁股坐下 , 坐下后又开始扭捏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 何况他马上就要回成都、去北京 , 这顿肥肠不吃固然令人痛心疾首 , 要是吃了白食可没法跟公社交代 。“我、我的钱被偷了 , 我没有钱 。 ”他终于说了实话 , 感觉就像小时候向姐姐承认错误一样 , 虽忐忑 , 但说完了是一阵轻松 。阿肠足足2分钟没有说话 , 只是无言地端详着小张 , 她似乎是在观察 , 又像是在分析判断 。 对于小张来说 , 这是比他徒步60里更漫长的经历 。“师傅!来3份肥肠 , 1斤米饭!”阿肠突然朝着后厨师傅大喊 。小张震惊啦 , 他赶紧站起来胡乱摆手 , 说我没有钱、没有粮票 , 吃不起的 。“姐姐请你 。 ”阿肠笑道 。老张至今都记得那一幕 , 夕阳从窦圌山群峰的缝隙照射进来 , 阿肠的小脸被映得又红又专 , 在这46年里 , 他从小张变成中张、大张和老张 , 但他一直坚信那奇景异象是姐姐转世附身的铁证 。 他信了46年 。 除了那一幕外 , 令他半生难忘的还有肥肠本身 , 江油的红烧肥肠是天下第一下饭神器 , 用新鲜肥肠 , 辅以花椒、干辣椒和各种天然香料烧制而成 。 它色泽黄亮 , 肥而不腻 , 口感柔中带韧 , 令人望而生津 。 江油多山 , 劳动人民上山劳作极耗热量 , 所以习惯早上就着肥肠下米饭 , 这样能满足整个白天的能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