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分级管理主体问责 保险营销大军加速洗牌


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和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清核工作结果出炉尚不到一周 , 5月19日 , 银保监会针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管理新规正式出台 。 从相关落地新规不难看出 , 近千万保险营销大军迎来全流程监管 , 监管不仅针对从业人员建立销售能力分级体系 , 由能力资质的高低决定授权的情况 , 还提高了准入门槛 , 要求杜绝销售人员“带病”入岗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规范从业人员队伍的同时 , 监管也强调了保险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 , 未来900万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洗牌”或将加速 。

中青在线分级管理主体问责 保险营销大军加速洗牌
本文插图
【中青在线分级管理主体问责 保险营销大军加速洗牌】

能力资质决定授权多寡
5月19日 , 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和《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以下统称“两个《通知》”) , 目的在于切实推动保险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 并全面加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队伍管理 。
在从业人员方面 , 两个《通知》均明确了建立销售能力分级体系的监管要求 , 包括综合考察从业人员的从业年限、学历知识、诚信记录等方面的情况 , 区分销售能力资质实行差别授权 , 即销售能力资质高的多授权 , 销售能力资质低的少授权 。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 , 目前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确实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 。 而分级体系的建立有望打破这一现状 。 例如 , 授权较少的从业人员可能仅负责在销售过程中引流 , 或介绍偏大众化、简单易懂的保险产品 。 而授权较多的从业人员则可能负责一些复杂产品的宣讲 , 对接高净值客户的需求等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也坦言 , 不同保险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一 , 即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分级体系的建立 , 能够让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从业人员脱颖而出 , 从而有更好的发展 。 同时 , 也能减少销售误导 , 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
杜绝销售人员“带病”入岗
不仅是存量从业人员的管理模式趋严 , 监管还从“增量”入口进行收紧 。 两个《通知》要求 ,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 需严格招录管理 , 杜绝销售人员“带病”入岗 。
一方面 , 严格招录条件、标准和流程 , 制定统一的销售人员招录管理办法 。 另一方面 , 还要严格招录过程管控 , 严格控制招录权限 , 加强招录宣传资料管理等 , 严禁怂恿销售人员频繁无序流动 。 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方面 , 则应坚持严格选人、持续育人、事业留人导向 , 除满足部分与保险公司类似的要求外 , 还严禁授权个人发布招录广告或单独招录人员、恶意挖墙角 , 严禁利用互联网无序发展从业人员等 。
据了解 , 国内现行的个人保险代理制度始于1992年 , 由友邦引入中国 , 随后 , 逐步成为国内保险行业最大的营销渠道 。 数据显示 , 保险营销员(含代理人)人数自2015年6月取消保险从业资格证之后 , 出现爆发式增长 。 具体来看 , 2015年底代理人数约为471万人 , 而到了2019年底这一数量就突破至973万人 , 其中代理制销售人员912万人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从业人数暴增的背后 , 培训考试简易、门槛较低成为主要因素 , 而这也间接导致了后续乱象的发生 。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 ,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正在向高质量转型发展 , 保险消费需求正在升级深化 , 从业人员是保险业的一方重要参与者 , 应当而且必须对其实施更加有力有效的管理 。
险企管理情况纳入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和监管外 , 两个《通知》还强调了保险机构 , 即保险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主体责任 , 包括把握法人主责原则、全面责任原则和严肃问责原则 。 针对保险公司 , 银保监会还明确 , 应建立销售人员诚信体系 。 将销售人员受到的表彰奖励、监管行政处罚等信息 , 按照监管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地录入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 。 同时 , 还要加强销售人员失信惩戒 , 发现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服务活动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中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 , 及时向失信行为管理平台报告 , 并严肃处理直至解除代理(劳动)合同 , 解除合同后两年内不得再次录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