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自比周公辅成王,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专擅,早有端倪( 二 )


宦官孟骥 , 其人不详 。
关于孟骥 , 见于资料者 , 如下:
明人黄佐所撰之《翰林记》卷十五《扈从》下有:
“(永乐)二十年二月 , 上北征 , 惟幼孜与侍读王英扈从 , 赐鞍马钞币 。 至阔栾儿海 , 五月遂还 。 英尝奏事 , 上喜 , 谓曰:‘秀才是二十八人读书者 , 朕需尔为用 , 正好宣力 , 勿惮劳苦 , 今凡军中一切动静或謡言之类 , 尔有所闻 , 即来奏 。 ’又谕太监孟骥曰;‘秀才有事 , 即令入见 , 毋沮 。 ’”
由此可见 , 孟骥为朱棣贴身太监 , 曾随他北征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
宣德元年(公元1426)农历八月 , 朱高煦反 , 其中有载:
“遣太监孟骥、陈芜驰奏皇太后 。 ”
【历史笔记自比周公辅成王,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专擅,早有端倪】依此可见 ,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 , 太监孟骥仍随侍皇帝 。
明成祖永乐时期 , 虽然对宦官有所委任和寄托 , 但是 , 宦官一旦犯事 , 都会处于极刑 。
这一时期 , 对待宦官 , 还是极其严厉的 。

历史笔记自比周公辅成王,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专擅,早有端倪
本文插图

明宣宗宣德(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朝 , 宦官王瑾、刘永成等人 , 因为受到皇帝的宠信 , 他们已经开始参与到政事当中来了 。
王瑾、刘永成(资料欠缺 , 从仅有资料判断 , 他们主要参与军事)等人的参与政事 , 还是比较轻微的、程度较浅的 , 远远没有达到专掌政柄、制定政令的地步 。
《明史》卷三百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范弘传》下附有《王瑾传》 。
关于王瑾 , 可简介如下 。
王瑾 , 初名陈芜(上文所引明宣宗实录中 , 曾及“陈芜” , 即其人 。 ) 。 明宣宗还是皇太孙的时候 , 王瑾朝夕在其左右供职 。 等到明宣宗即位以后 , 赐其姓名为王瑾 。 王瑾曾跟随明宣宗征讨汉王朱高煦 。 回来之后 , 王瑾就参与处理四方的兵事 , 曾被赏赉 , 累积巨万 。 他多次被赐予银记(银质印章) , 文“忠肝义胆”、“金貂贵客”、“忠诚自励”、“心迹双清 。 ”等 。 他还曾被赐予两名宫人(宫女) , 并给他的养子王椿赐予官职 。
明宣宗时 , 虽然宦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事 , 但是 , 当时对宦官的管制 , 还是严厉的 。
这一时期 , 宦官袁琦命令阮巨队等偷偷出外采办物事 。 后来 , 事情被发觉 , 袁琦被磔死(酷刑) , 阮巨队等全部处斩 。
这一时期 , 宦官裴可烈等所为不法 , 立即被诛杀 。
就因为这样 , 所以 , 此时的宦官还不敢放肆 。

历史笔记自比周公辅成王,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专擅,早有端倪
本文插图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即位时 , 年仅九岁 。
王振狡黠 , 能得皇帝的欢心 。 于是 , 他便被破格提拔 , 执掌司礼监 。
王振用事之后 , 他诱导皇帝 , 要用重典酷刑统驭官员 , 说是可以防止大臣对皇帝的欺瞒蒙蔽 。 于是 , 大臣被治罪下大狱的络绎不绝 。 这样 , 王振得以进行权力交易 。
最初 , 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张氏、明仁宗朱高炽元配)贤德 , 政事还是由内阁处理的 。 此时的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 , 都是几朝元老 。 因为忌惮老臣 , 所以 , 王振还不敢逞势 。
后来 , 情势渐变: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 , 太皇太后崩逝;
此前 , 杨荣已先辞世;
杨士奇因其子杨稷论死 , 不出;
杨溥年老多病;
新进阁臣马愉、曹鼐权势比较轻;
这样 , 王振便飞扬跋扈、无法无天了 。
于是 , 从王振开始 , 大明王朝的制度和规矩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从此以后 , 天子身居在深宫大内 , 不再与外廷群臣相接、不再议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