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海棠词中之龙辛弃疾一首词自述生平:金戈铁马平戎万字,无非一声长叹( 二 )
然而 , 与岳飞在朱仙镇大捷之后就再无捷报传来一样 , 勇闯金军大营手刃叛徒 , 也成了辛弃疾在战场上最后的辉煌 。
南下归宋以后 , 辛弃疾被封了个不算太小的官 , 当时 , 他向身居高位的主战派张浚进言分兵进攻金军 , 但也许是因为不信任辛弃疾 , 张浚并没有采纳辛弃疾的建议 , 辛弃疾此时人微言轻 , 只得无奈告退 。
【卧闻海棠词中之龙辛弃疾一首词自述生平:金戈铁马平戎万字,无非一声长叹】
本文插图
主战派张浚
而后 , 张浚北伐遭遇符离之败 , 南宋主战派大受打击 , 朝廷被迫与金国议和称臣 , 辛弃疾感到深深的痛惜与屈辱 , 于是写下了《美芹十论》上书皇帝 , 却石沉大海 。
直到虞允文当政 , 有锐意进取、北复失地的志向 , 辛弃疾又写下了《九议》 , 献于虞允文 , 本以为能得到重用 , 一展拳脚 , 却不料虞允文也依然没有重用他 。
以前 , 读史读到这里 , 我忍不住心生疑问:张浚不是主战派么?虞允文不是打赢过采石矶大捷么?为什么他们都不启用辛弃疾呢?
后来 , 我仔细琢磨 , 道理其实很简单 ,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 , 张浚、虞允文固然是猛将 , 却未必是良相 , 更何况张浚、虞允文虽然是主战派 , 但南宋整个朝廷都弥漫了一股子软弱求和的思想 , 奴颜婢膝 , 毫无进取之意 。
本文插图
虞允文采石矶大捷
另一方面 , 见张浚时辛弃疾二十岁出头 , 上书虞允文时也不过三十岁 , 他又不是土生土长、根正苗红的南方人 , 而是从金国治下投奔过来的 , 几乎不可能得到重用 。
南渡后数十年时间内 , 直到老死 , 辛弃疾始终没能实现率军北伐、直捣黄龙的理想 。 或许 , 他在南方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陈亮这么一个半生知己 。 男儿到死心如铁 , 看试手 , 补天裂——辛弃疾与陈亮的半生知己情
关于辛弃疾与陈亮的结识 , 有这么一个传说:陈同甫名亮 , 号龙川 。 始闻辛稼轩名 , 访之 , 将到 , 遇小桥 , 三跃马而二却 , 甫怒 , 挥马首 , 推马扑地 , 徒步而进 。 稼轩适倚楼望之 , 大惊异 , 遣人询之 , 则陈已及门 , 遂定交 。
这个传说说的是陈亮仰慕辛弃疾的威名 , 前去拜访 , 结果临到门口 , 马不肯过桥 , 数次之后 , 陈亮怒而斩马 。 被辛弃疾看见 , 顿时引为至交好友 。
这则传闻豪气固然豪气 , 却颇有不实之处 。 因为辛弃疾与陈亮相识的时间应该非常早 , 大约在他南渡不久以后应该就认识了 。
这个传说后来又衍生出了另一个版本 , 就是本文开篇时说的 , 辛弃疾卧病在床 , 陈亮前来探望 , 在桥头怒斩马首 , 辛弃疾下楼相迎 , 此时雪后初晴 , 两人把酒畅谈 , 慷慨激昂 , 豪气冲天 。
本文插图
辛陈会
然而这个版本依然很有可能依然是后人臆造的 , 因为辛弃疾在公元1187年曾写过一首《沁园春》 , 专门提到了他被人造谣说他卧病辞官的事 , 可见辛弃疾当时是没有生病的 , 所以辛弃疾抱病与陈亮见面之事当属附会 。
虽然这两则豪气冲天的故事都是假的 , 辛弃疾与陈亮之间的知己之情却确实坚如金石 , 他们也确实于1188年在鹅湖会过面 , 往来唱和的《贺新郎》也确有其事 。 辛弃疾自言“陈同甫自东阳来过余 , 留十余日 , 与之同游鹅湖 。 ”陈亮离去后 , 辛弃疾曾沿着马踏在雪地上的痕迹追赶挽留 , 最后因为雪深路滑而作罢 , 后来思念陈亮时 , 他一直将其引为憾事 。
推荐阅读
- 蔷薇蔷薇是春日最后的见证,细品白居易黄庭坚等名家诗词中的蔷薇
- 国风美诗文|他被誉为词中李商隐,一名句被改编为《菊花台》歌词,广为流传
- 海棠湾海棠湾新房交付当天就漏水 物业公司已承诺维修
- 海棠湾新房交付当天就漏水 物业:新房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 十年之后,也是被大虞海棠甜到的一天
- 《鬓边不是海棠红》收官观众热情不减:求上星!
- 大海棠谈娱乐大言不惭!蓬佩奥称中国20亿美金援助微不足道
- 写乎你知晓以“词中之龙”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群吗?
- 罗海棠苹果手机照片传到Mac电脑修改格式成jpg或png,不需要任何工具
- 海棠方舟东周列国志:晋献公临死前杀太子申生传位庶子奚齐,晋国开始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