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华为,无“根”之痛( 三 )

反思华为,无“根”之痛
任正非曾经表示 , 如果退休了要去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 。除了在商业方面要取得成功 , 也应该对科学真正的热爱 。以开放的全球性姿态 , 整合一切优秀资源 , 而不仅仅是闭门造车 。就算川普政府如此高压 , 任正非告诫“不能把买华为与爱国简单等同起来” 。思想清澈 , 格局远大 , 价值普世 。没有因为对方的粗暴举动而影响自己的理性表达 , 这是一个“根”企业领导的大视野 。…………从这些“行为模式”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想站在金字塔尖 , 想拥有“根”技术 。它一定不是短期行为 , 需要强大的心力和远大的目标坚持;它要保持一种开放姿态 , 遇到再大阻力也不能“自我封闭”;它是一种真正的热爱 , 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商业需求;它是对人才的尊重 , 认识到人是“根”技术的创造者;它是对基础学科的重视 , 而不是仅仅追求“炫技表现”;它是对原创力量的认可 , 而不是仅仅只是商业变现;它是对事物本质的向往 , 而不是随波逐波爱上形式主义;它甚至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塑 , 就是对普世情怀的追求 。如果有一天 , 当华为在这个国家不再“一枝独秀” , 不再如此孤独地挑战各种“根技术” , 可能就是一个有“根”的国度 。7. 中国 , 成为世界的"根"一个真正的大国 , 应该是世界的“根” 。关于“根”的沉淀 , 我们思考得太浅 。关于“根”的建设 , 我们行动得太少 。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根”的国度 , 能够施实“长臂管制” , 有非常多的原因 。1790年 , 杰斐逊就主持编撰专利法、建立专利制度;1938年 , 对人才的渴求直接吸收了德国的百年基业;1999年 ,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发明人保护法 。因为它曾经以开放的胸襟 , 吸引着全世界的精英 。而这些精英 , 能够引领世界 , 并具有从无到有开创新世界的能力 , 为美国扎下无数的“根” 。今天川普政府的行为 , 都是在消耗美国百年曾经的“根”资源 , 虽然短时间内声势浩大 , 但都是极端化的反“根”行为 , 对美国的长远发展并非好事 。反思华为,无“根”之痛
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 , 从来不怕竞争反而更加清醒 , 知道过去缺失创造“根”的能力 , “痛”定思“痛” , 应该进一步秉承以下“根”的理念:“实事求是”是思想的“根” , 不能只是高喊口号自我欺骗;“改革开放”是政治的“根” , 这也是40年来发展第一推动力;“市场竞争”是经济的“根” , 这也是华为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公平自由”是社会的“根” , 无时无刻都应该让人感受得到平等;“依法治国”是正义的“根” , 才能让国际人才拥有安全感;“人尽其才”是技术的“根” , 要给工程人员自由创造的空间;…………如果不做以上这些扎“根”行为 , 表面强大也只是沙滩之国 , 虚无缥渺的海市蜃楼而已 。 不能仅仅看到GDP这些光鲜数字 , 更需要有中国的微软、中国的高通、中国的Intel、中国的波音这样无数的“根”企业 , 只有这样一个个的“根”才构建了一个美丽“根”之国 。在一个“根”的世界 , 没有弯道超车的投机取巧 , 有的只是持之以恒和赤子之心 。人若无根 , 身似浮萍;国若无根 , 繁华若梦 。今天的无根之“痛” , 会成为未来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