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1号院盛松成:不应混淆“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


财政赤字货币化 , 近来成为热点话题 , 如何定义真正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国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这一行动?
上海市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接受了金融1号院采访时称 , 只有一种情况才能称为财政赤字货币化 , 就是央行在一级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 , 也就是所谓的“直升机撒钱” , 即使是美联储的无限QE都不属于该范畴 。
盛松成表示 , 中国目前不宜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 , 除非市场完全失灵 。
“我国财政赤字率并不高 , 市场对国债的需求比较旺盛 , 国债发行顺利 , 同时 ,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正在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 贸然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 , 容易引发市场信号混乱、价格扭曲、货币超发、财政失衡 , 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 ” 不同于海外的深度衰退 , 中国经济也在逐步转“危”为“机” 。
不应混淆“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
现在 , 对“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 甚至混淆了概念本身 。
盛松成表示 , “有专家认为 , 只要通过货币发行支持了财政赤字 , 都可以算作财政赤字货币化 。 如央行降准 , 商业银行以此释放的流动性来购买国债 , 还比如央行在二级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支持国债发行 。 也有人将QE混同于财政赤字货币化 。 我认为 , 这些都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 ”
盛松成说 ,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 财政赤字货币化只有一种情况 , 就是央行在一级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 。 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对财政赤字货币化讨论的偏离 。
一种偏离聚焦于货币超发是否会引发通胀 , 换句话说 , 在特殊情况下 , 是否应该无限量增加货币供应 , 会不会由此产生通胀 。 实际上 , 无限增加货币供给与财政赤字货币化并无直接联系 。 美国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实行的QE和目前的美联储无限量扩表都不是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施行的 。
另一种偏离认为 , 央行通过哪种渠道购买政府债券并不重要 , 关键在于如何确保财政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 实际上 , 政府如何拿到钱 , 与政府拿到钱后如何使用 , 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 财政资金如何使用与财政赤字货币化也没有直接关系 。
中国该不该考虑财政赤字货币化
何时才能考虑财政赤字货币化呢?盛松成认为 , 只有在各种传统工具失效 , 在收益、成本与风险之间反复权衡后 , 才能作为决策者最后的政策工具来使用 。
盛松成表示 ,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还有很多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运用 , 如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还未低于6% , 7天逆回购利率为2.2%、6个月期MLF利率为3.05%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2.7% ,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5% , 都在正常范围内 。 同时 , 我国财政赤字率并不高 , 市场对国债的需求比较旺盛 , 国债发行顺利 。 所以 , 无需财政赤字货币化 。 同时 ,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正在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 贸然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 , 容易引发市场信号混乱、价格扭曲、货币超发、财政失衡 , 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
“我国目前并未出现严重市场失灵 , 也未阻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正常施行 , 所以 , 不应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 。 ”盛松成说 。
金融1号院盛松成:不应混淆“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
本文插图

金融1号院盛松成:不应混淆“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
本文插图
编辑:李 冰值班主编:张志伟
【金融1号院盛松成:不应混淆“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终审:马方业/张志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