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史说“千年难见黄河清”,清朝为何一直重视治河?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 , 诸王臣奏曰:“皇上参天赞地 , 迈帝超王 , 手定平成 , 致海晏河清之盛 , 身兼创守备文谟武烈之全 。 六十年治河之方略 , 力挽化工 , 古未有也” 。
这是对康熙多年以来大力治水的功绩的称赞 , 也是对这位清圣祖统治的臣服 。 从康熙朝以后 , 清王朝一直将河务作为重要事务 , 不仅人员选择处处考虑 , 在国库开支之上也是连年递增 。 历代君王对于大力治水都大力支持 。 清王朝为什么一直重视河务治水呢?
本文插图
清朝重视治水 , 其实都是不同时期维护统治的手段 。 清朝入关立国之初 , 需要一个理由 , 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 , 还需要足够的功绩 , 来收服大明王朝的子民 。 在其统治中后期 , 祖宗家法成为维持治水依据 , 而黄河淤积严重 , 也成为清王朝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 历代清朝统治者都不遗余力的治水 , 以图维持其在华夏大地的统治地位 。 清前期利用治河站稳脚跟构建政权合法性
满清王朝是少数民族政权 , 趁着明朝内部农民起义期间 , 才得以迅雷不及不及掩耳之势 , 席卷明朝疆土 。 在清朝入主中原期间 , 为了减少中原百姓的反抗 , 清王朝打出“为崇祯报仇”的口号 。
入中原以后 , 顺治在位期间曾命人翻译明《洪武宝训》 , 颁行天下 , 自认继明统治 , 与天下共遵明朝的祖训 。 直至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 收复台湾 , 清朝稳定以后 , 这些做法才被抛弃 , 清王朝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政权合法性 。
本文插图
清王朝构建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在于 , 它没有明王朝的法统 。 隋朝 , 唐朝 , 宋朝都是朝廷内部分化出来的 , 能够顺应“以有道诛无道”的周灭商法统 。 明朝的法统来自于反对外来政权压迫 , 恢复汉族统治 。 清王朝的政权合理性不能适用这两个理由 。
翻阅史书典籍 , 还有一种做法 , 能够为清王朝证明自身法统合理性 , 那就是治水 。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 , 受到舜帝的禅让 , 从而得到天下 。 大禹治水一直被认为是有大功于百姓 , 受之天下而无愧 。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 , 顺治皇帝封黄河神为显佑通济金龙四大王之神 , 又命令总河臣祭祀河神 。 康熙精通汉族文化 , 对这一点也是十分清楚 。 治水也被他用作构建统治合法性的筹码 。 他从文化和实践两个方面精心布置 , 力图让清王朝的政治法统得到承认 。
文化方面 , 康熙第二次南巡 , 重点就是谒拜大禹陵 。 他还在途中时 , 就命人修筑在明代已被毁弃的郯城禹王台;到达浙江后 , 他又亲自前往已经毁坏的大禹陵庙致祭 。 这既是用对汉文化的推崇拉拢汉族知识分子 , 也有在文化上突出大禹地位的作用 。 实践上 , 康熙在平定内部叛乱以后 , 不惜花费巨额开支 , 以大力度整顿河务 , 治理黄河 。 从专门负责的官员 , 到民夫的征派 , 事无巨细都要经过康熙的御批 。在他的大力整治之下 , 清朝出现海清河晏的盛世图景 。 《魏源集》中记载 “康熙年间 , 全河不过数十万金;至乾隆时 , 两河尚不过二百万两 , 嘉庆时期 , 河费又大倍于乾隆 , 道光时的河费增为每年六七百万两 。 ”
事实上 , 如此大量的财产花费于治水 , 清王朝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 争取百姓的支持
一个政权能够存在以及长期存在 , 不管它有怎样花里胡哨的法统来证明其合法性 , 失去百姓的支持 , 也只是朽木而已 , 任凭谁都能一脚踹倒 。
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 , 亦能覆舟”的说法 , 饱读诗书的清朝皇帝们 , 对此了如指掌 。
治理黄河 , 首先就能够得到黄河两岸百姓的支持 。 黄河两岸的百姓 , 一直都深受黄河之害 。 地上悬河的黄河 , 一旦到了汛期 , 朝廷都要到地方征收大量劳动力 , 用以加固河堤 。 还要在地方增加税费 , 用来作为治理河道的开支 , 这些都是压在百姓头上的沉重负担 。
推荐阅读
- 恋云|每个恒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座孤岛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
- 磬石斋|历经千年,经久不衰,灵璧石魅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 兔子的麦麦妈妈|苏轼思念弟弟的一首词,最后一句传诵千年,今却被误会成情诗
- 再别康桥1228|京西探寻千年古道
- 历史战争|古代著名的2大阳谋,明知是个大坑却不得不跳,千年来无人能破
- 山川文社|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发现一块奇怪陶片,从此将本地历史提前两千年
- 天涯看点历史|古代著名2大阳谋,明知是坑却不得不往里跳,千年来难倒无数谋士
- 千岛湖|藏于千岛湖下的神秘古城,建设至今已过千年,沉寂原因令人惋惜
- 悬棺千年悬棺迷雾重重 古DNA技术能否一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