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经历几千年变迁,每款都尽显古人智慧( 二 )

枕头经历几千年变迁,每款都尽显古人智慧
南朝宋武帝刘裕曾经就获得过宁州上贡的“虎魄枕” , 也就是咱们今天说的琥珀枕 。 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却并非常人 , 没有将如此宝贵的贡品作为夜间寝具独享 , 反而是贡献出来 , 将它捣碎入药 , 分赏给了诸位将军用于疗伤 。在众多的枕头当中 , 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 , 这种特殊的枕头只在特殊的时期使用 , 它被称为土枕 。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守孝”制度 , 父母双亲去世时 , 子女要守孝三年 , 即便是官员 , 甚至是天子也要遵行 , 否则视为大逆不道 。枕头经历几千年变迁,每款都尽显古人智慧
子女守孝时 , 有对应的宗法制度需要遵守 , 其中一条便是“寝苫枕块” , 守孝主要体现的是子女奉行孝道 , 所以适应艰苦的环境也是体现孝心的重要表现 。 守孝期间 , 睡草垫 , 枕土块就成了必要的行为 。 而这里的“土块”指的就是土枕 , 毕竟普通的土块根本无法发挥枕头的作用 。丧服已除 , 故称不言之美 , 明不复寝苫枕塊 , 以荒大政也 。 ——《晋书》高枕另外 , 不论是什么材质的枕头 , 古代的枕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那就是枕头的高度都要远高于今天的枕头 。 有的朋友就会发出疑问 , 如此高的枕头 , 古代人用起来真的舒服吗?其实 , 这种来自于现代的担忧对于古人来说是多余了 。枕头经历几千年变迁,每款都尽显古人智慧
因为在古代 , 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 , 出于对这种思想的敬畏 , 故人不会定期剪发 , 而是将头发盘在头顶 , 饰以冠饰 。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 , 盘发如此麻烦 , 不可能每天早上起来都盘发 , 如何才能盘一次发 , 能几天甚至十几天都不用再重新盘呢?古人的解决方式便是 , 枕一个高高的枕头 , 让头发可以在睡觉时不被破坏 。那么 , 为什么又会有高枕无忧的说法呢?虽然这个成语出自孟尝君与门客冯谖 , 但高枕无忧的意义 , 却要在他们之前 。 因为战国时期 , 战乱十分频繁 , 无论是士兵还是边镇的百姓们 , 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战乱生活 , 随时可能发生的敌袭 , 让他们不得不在睡觉的时候也要保持警惕 , 士兵们枕戈而眠 , 百姓们睡觉也不敢枕枕头 , 因为这样睡觉的时候头部或者耳朵与土地更接近 , 能够更早地发现敌人的马蹄声 , 可以因此保住性命 。 后来 ,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 , 为孟尝君谋求退路时 , 便说出了“高枕无忧”一词 , 意思孟尝君可以酣然而睡 , 不必日夜担忧了 。枕头经历几千年变迁,每款都尽显古人智慧
时至今日 , 我们的枕头已经有了更多的填充物 , 松软舒适 , 再也没有硬邦邦的感觉;同时也因为我们经常理发 , 不必再每天盘头 , 所以枕头也变得越来越矮了 。 然而 , 老祖宗们的留下的那些古老的枕头 , 里面蕴含了无限的智慧 。 “人体工程学”的说法只不过今天的人更容易接受罢了 , 而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早就懂了 。 小小枕头 , 蕴含了多少文化 , 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 。来源;野史日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