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烩20多年旅欧生活,他深知华人疾苦!8年奋斗,填补海外华人缺憾!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20多年旅欧生活 , 他深知华人疾苦!8年奋斗 , 填补海外华人缺憾!
本文插图
他叫朱敏 , 1962年12月出生于著名侨乡浙江青田 , 1978年参加工作 , 曾任乡党委书记、县团委书记 , 1991年辞职出国 , 曾定居西班牙、法国 。 现任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哈兔中文网络学院院长 。 28年旅欧生活 , 目睹海外华文教育之现状 , 亲身经历从“中国热”到“中文热”全球趋势 。 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 从2010年开始聚焦中文在线教育 , 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 。
身在异国 , 更念吾乡
本文插图
朱敏的人生历程 , 几经波折 , 丰富多彩 。 他17岁便参加工作 , 曾经担任过乡党委书记、县团委书记 , 也是当年的中青年后备干部 。
当时 , 朱敏的兄弟姐妹都在海外创业 , 他们也都希望朱敏能在欧洲谋求发展 。 年轻气盛的他也向往如身边的人那样出去闯一闯世界 , 去看一看世上不同的风景 。 于是 , 1991年 , 他跨出了改变命运的一步 , 放下仕途 , 远赴欧洲 , 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 。
在欧洲创业的最初几年 , 朱敏过得非常不容易 , 他开过制衣厂、服装公司、做过贸易 。 在那10年间 , 他强烈地感受到欧洲是一个强调制度的地方 , 但并不意味着制度面前能人人平等 , 那种看不见的歧视和排斥时时刻刻都刺痛他的心灵 。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也得到了改观 。 朱敏亲历了欧洲人对中国、对中国人看法的转变 。
身在异国 , 更念吾乡 , 2002年 , 朱敏放下欧洲偌大的事业 , 毅然回到国内 , 投资高速公路和通讯业 , 为祖国建设出力 。
但有件事让他满心惦念 , 那就是——推动中国文化复兴; 让华侨华人无论身处何处 , 都为中国文化而自豪 , 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灿烂文明 。
海外华人孩子不会中文 , 深感痛惜
本文插图
有次他去华侨朋友家做客 , 朋友的孩子们说着满口流利的外语 , 却无法用中文与他这位中国叔叔聊天 , 每每回忆起这样的情形 , 朱敏都深感痛心与遗憾 。
事实上 , 不仅是朋友家的孩子这样 , 几乎所有海外华侨华人的子女 , 由于出生环境的原因 , 远离故国 , 接受的是异国他乡的教育 , 日常生活中 , 孩子们更多使用的是当地语言 , 中文、中国文化离他们非常遥远 。
为什么华侨华人子女不识中文呢?
一是环境所限 , 众所周知 , 任何语言的学习 , 都需要相应的使用环境 。
二是难度所限 , 中文 ,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 , 没有优秀的老师教导 , 非常难以入门 。
三是缺乏师资 , 在国外专业中文老师非常稀缺 , 甚至一些知名大学中 , 往往也仅有一两个专业中文老师 。
“少年强则中国强 。 ”孩子是中国的未来 , 难道生长在海外的孩子 , 就不是中国的未来了吗?不 , 不是这样的 。 朱敏的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坚定的声音: 只要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 , 无论身在何处 , 都是我们的同胞 , 都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
他深刻地意识到 ,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辉煌传承 , 是中华儿女的根 , 是不可错过的财富 。 他开始明白有些事 , 必须要有人去做 , 他 , 愿意成为这个践行者 , 让海外同胞无论身处何处 , 都可以自由的学习与了解中华文化 。
当时 , 海外中文市场还是一片荒凉 , 一切都需要从无到有 , 点点滴滴的建设 , 其中艰辛 , 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
- 健康大视野|为什么睡觉时身体会突然抖一下?多年的疑问总算清楚了
- 医直说|许多年轻人,健康已经“破产”了!
- 婷仔的潘多拉TB|梧州有家豆浆馆一天豆浆就能卖出几千斤,八十多年的老字号
- 见实里的童话|多年护肤老阿姨,一路种草与拔草,这几款精华有你用的单品吗?
- 环球最旅行官方|福建在“田园之上”的城市:坐拥1300多年建城史,环境不输厦门
- 医学江湖|这项民间习俗延续多年,如今却演变成陋习,许多人因此丧命
- 格调Sam总|多年以后,重新找回一份熟悉的佛山记忆
- 浙江|浙江一千年古镇,位于三江汇合处,距今已1700多年,却鲜为人知
- 爱卡汽车|跳票多年后终于稳了 飞肯250GP单摇臂跑车曝光
- 福州|我国最“委屈”的省会城市:坐拥2200多年历史,知名度却很低